...,亦同舍也。 钱塘景物,乐之忘归。 舍弟今自陈州,得替,当授东南幕官,冬初恐到此,亦未甚的。 诗笔计益老健,或借得数首一观,良幸。 到此,亦有拙恶百十首,闲暇当录寄也。 《答范梦得二首(之一)》苏轼 久以事牵,不遑奉书,深以为愧。 中间安上...
...亦不用蛇珠。 醉中还许揽桓须。 《浣溪沙(再和前韵)》苏轼 半夜银山上积苏,朝来九陌带随车。 涛江烟渚一时无。 空腹有诗衣有结,泾薪如桂米如珠。 冻吟谁伴捻髭须。 《浣溪沙(前韵)》苏轼 万顷风涛不记苏,雪晴江上麦千车。 但令人饱我愁无。 ...
...宋神宗驾崩后,宋哲宗继位,任用司马光为宰相,全部废除了王安石的新法;因而反对新法的苏轼又被召回京城升任龙图阁学士,兼任小皇帝的侍读,这时的苏轼,十分受宣仁皇太后和年仅十二岁的小皇帝的赏识,政治上春风得意。 此后十年之中,苏轼又先后出任颍州...
...郡虽粗俗,然每日惟早衙一时辰许纷纷,余萧然皆我有也。 四明既不得,欲且徐乞淮浙一郡,不能,胜暑中登舟耳。 其余,书不能尽万一,惟保爱!不一!不一!轼再拜子丰正字亲家翁足下。 《录诗寄范纯父》苏轼 丁丑二月十四日,白鹤峰新居成,自嘉佑寺迁入。...
...苏轼高中榜眼后,苏氏三父子加上以三难秦少游而闻名的苏小妹一家齐聚在花园里庆祝,苏轼之父苏洵命题定以“冷、香”两个字,每人写两句诗,要求都会合当时的情景。为起带头,苏老泉缓步度到花池边,吟道:“水自石边流出冷,风从花里过来香”。少游站起来摘...
...公家书三万卷,博览强记,遇事成书,非独牡丹也。 《送杭州进士诗叙》苏轼 右《登彼公堂》四章,章四句,太守陈公之词也。 苏子曰:士之求仕也,志于得也,仕而不志于得者,伪也。 苟志于得而不以其道,视时上下而变其学,曰:吾期得而已矣。 则凡可以得...
...苏轼二十岁的时候,到京师去科考。有六个自负的举人看不起他,决定备下酒菜请苏轼赴宴打算戏弄他。苏轼接邀后欣然前往。入席尚未动筷子,一举人提议行酒令,酒令内容必须要引用历史人物和事件,这样就能独吃一盘菜。其余五人轰声叫好。“我先来。”年纪较长...
...苦参差。 《病中大雪数日未尝起观虢令赵荐以诗相属戏用其韵答之》苏轼 经旬卧斋阁,终日亲剂和。 不知雪已深,但觉寒无奈。 飘萧窗纸鸣,堆压檐板堕。 (关中皆以板为檐。 风飙助凝冽,帏幔困轩簸。 惟思近醇醲,未敢窥璨瑳。 何时反炎赫,却欲躬臼磨...
...(形声。从木,安声。本义:木制的盛食物的矮脚托盘) 同本义 [footed vessel] 赵王张敖自持案进食。——《史记·田叔列传》 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后汉书·梁鸿传》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南朝宋· ...
...讫,感怍不已。 适有他冗,书不周谨。 《与毛泽民推官三首(之一)》苏轼 公素人来,得书累幅。 既闻起居之详,又获新诗一篇,及公素寄示《双石常记》。 居夷久矣,不意复闻韶沪之余音,喜慰之极,无以云喻。 久废笔砚,不敢继和,必识此意。 会合无期...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