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思量,自难忘”这样的词句。“不思量”,实际上是以退为进,恰好用它来表明生者“自难忘”这种感情的深度。“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二句,马上对此进行补充。阐明“自难忘”的实际内容。王氏死后葬于苏轼故乡眉山,所以自然要出现“千里孤坟”,两地睽隔...
...王诲知河中府》苏轼 敕具官王诲。 汝以名臣子,老于治郡,所至安静,吏民宜之。 河东吾股肱郡,方唐之盛,世有贤守,风流未远,图像具存,勉思古人,以绍前烈。 可。 《邵刚通判泗州》苏轼 敕具官邵刚。 《诗》云:“淑问如皋陶,在泮献囚。” 狱讼...
... 出奉使指,而民宜之。 入治天官,而吏畏之。 非独能言者也。 《书》不云乎:“敷奏以言,明试以功。” 朕得之矣,卿其勿辞。 《赐新除依前中散大夫充枢密直学士签书枢密院事赵瞻辞免恩命不允诏》苏轼 (元祐三年四月十日)敕赵瞻。 朕之进人,可谓难...
...示之以不可测。 昔谢安破苻坚书至,安与客围棋不辍,曰:“小儿辈遂已破贼。” 安亦非矫情,盖万目观望,事体应尔。 所有明日称贺,乞更详酌指挥。 臣受恩至深,不敢不尽,出位妄言,罪当万死。 取进止。 《因擒(鬼章)论西羌夏人事宜札子》苏轼 元祐...
...一双铜剑秋水光,两首新诗争剑铓。 剑在床头诗在手,不知谁作蛟龙吼。 《龙尾砚歌(并引)》苏轼 余旧作《凤咮石砚铭》,其略云:苏子一见名凤咮,坐令龙尾羞牛后。 已而求砚于歙,歙人云:子自有凤咮,何以此为?盖不能平也。 奉议郎方君彦德,有龙尾大...
...否?所赐手书,小字如芒,知公目益明,此大庆也。 某早衰多病,近日亦能屏去百事,澹泊自持,亦便佳健,异日必能陪从也。 《答范蜀公四首(之三)》苏轼 承别纸示谕:“曲糵有毒,平地生出醉乡;土偶作祟,眼前妄见佛国。” 公欲哀而救之,问所以救者。 ...
...户部勾院。 公在馆阁,未尝就第见执政,故宰相不悦,不迁者十年。 既遇知神宗,为谏官,知无不言。 然御史中丞王陶论宰相不押班为跋扈,上以问公。 公曰:“宰相固有罪,然以为跋扈,则臣为欺天陷人矣。” 为开封府。 三狱皆满,公视事之日,理出数百人...
...过人,今亡矣。 太白诗云:“四十九年非,一往不可复。” 今予亦四十九,感之,次其韵。 玉芝一名琼田草,洞微种之七八年矣,云更数年可食,许以遗余。 故并记之。 寄卧虚寂堂,月明浸疏竹。 泠然洗我心,欲饮不可掬。 流光发永叹,自昔非予独。 行年...
...钩,亦号扫愁帚。 君知蒲萄恶,止是嫫姆黝。 须君滟海杯,浇我谈天口。 《送路都曹(并引)》苏轼 乖崖公在蜀,有录曹参军老病废事,公责之曰:“胡不归?”明日,参军求去,且以诗留别。 其略曰:秋光都似宦情薄,山色不如归意浓。 公惊谢之,曰:“吾...
...谢臣,其略云:“车骑临过,获闻诲益,谆谆开诱,莫非师保之训。 铭镂肝肺,何日忘之。” 臣既见君锡,从来倾心,以忠义相许,故敢以士君子朋友之义,尽言无隐。 又,秦观自少年从臣学文,词采绚发,议论锋起。 臣实爱重其人,与之密熟。 近于七月末间,因...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