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妇科的发展简史_《中医妇科》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成功地进行了摘除死胎的手术。四、魏晋南北朝及隋代(公元220-公元618年)这一时期,主要是和病源证候学的成就,推动了妇产科的发展。晋,王叔和著成的《脉经》使诊脉的理论与方法系统化、规范化了,其中在妇产科方面,提出了“居经”、“避年”之说...

http://zhongyibaodian.com/fukexue/81-1-2.html

详细介绍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指掌》、明·刘纯的《医经小学》和清·王帮傅《诀乳海》等书中仅叙述其六。清·林之翰《四诊抉微》、丹波元简《辑要》、汤本求其的《皇汉医学》则仅叙述其中之七。而对偃刀、转豆、麻促、釜沸多所不载。现就十怪分析讨论如下: 1、雀啄 元,危亦林《...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35.html

《难经》法对后世的影响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内外经》之文的。总之,《难经》以后的第一部经典性质的专著《脉经》,不但采用并完善丁《难经》的独诊寸口法,形成了法的绝对权威著作,普及独取寸口法,为诊脉的独一无二的方法,还在《脉经》中几乎引用了《难经》有关论脉的全部篇章和内容,我们知道...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485.html

如》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著作。清·郭治撰于1753年。作者深感切脉诊病之不易,遂搜集前人有关脉学理论,结合个人临床体会编成本书。书中阐析28颇详。除诊外,并简介望、闻、问三诊。书中还有“《素问》六十年运气治病之纪”等论述。现存清刻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91/1979.htm

如》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著作。清·郭治撰于1753年。作者深感切脉诊病之不易,遂搜集前人有关脉学理论,结合个人临床体会编成本书。书中阐析28颇详。除诊外,并简介望、闻、问三诊。书中还有“《素问》六十年运气治病之纪”等论述。现存清刻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636.htm

说》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著作。二卷。清·叶霖撰。上卷选取《内经》、《难经》、《脉经》等有关论脉部分加以阐释,结合临床实际,每发新义。并分别论述机、妇人脉法、幼儿诊法、奇经八脉、色兼察等。所附察色节要,多采石芾南之说。下卷列举分析30种脉象,末附清脉、浊...

http://qihuangzhishu.com/191/1974.htm

说》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著作。二卷。清·叶霖撰。上卷选取《内经》、《难经》、《脉经》等有关论脉部分加以阐释,结合临床实际,每发新义。并分别论述机、妇人脉法、幼儿诊法、奇经八脉、色兼察等。所附察色节要,多采石芾南之说。下卷列举分析30种脉象,末附清脉、浊...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635.htm

之相兼介绍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诀汇辨》:“浮数表热,沉数里热。” 《义简摩》:“浮数表热,沉数里热,数大烦躁,狂斑胀满;数虚虚损,数实实邪;数滑热痰,数涩为损,热灼血干。” 《阐微》:“数面有力为实热,数而沉实主里热;数而滑实为痰火,数而洪大主疮疡。细数之,...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02.html

伏匿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名词。指一种脉象。指脉象混乱,不易察明,时而阴部见阳脉,时而阳部见阴,所谓阴阳相乘;时而沉涩而短,时而浮滑而长,所谓阴阳相伏。为人体阴阳不和,平衡失调所致。《难经·二十难》:“有伏匿……谓阴阳更相乘,更相伏也。居阴部而反见阳脉者...

http://qihuangzhishu.com/168/837.htm

浅谈张锡纯诊_【中医宝典】

...一代大师、近代名医,盐山张锡纯,是一位善于继承,又勇于开拓进取的医家。他注重实践,临证辨治,精于法,且多深邃之见。张氏有云:“医家四诊,以辨证为最要。医者终身临证,而于诊脉之际,总觉游移而无确据。此固因法之难学,实亦之出,不能简要...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470.html

共找到95,79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