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案有败收功太速者_《读医随笔》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尝读前人医案,有叙迭见败象,忽以一二剂挽回振起,三五剂即收全功者。此必非本元之真阴真阳有败也。此必前医误药,及病前有伤也。或伤于劳倦,或伤于忧怒,或伤于饮食,或伤于房室,正气未及复元,而即生病,故病本不重而似重,本不败而似败。败杂沓...

http://qihuangzhishu.com/683/128.htm

发皇古义 融会新知——《新安医学精华丛书》评介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黄辉 中医药临床杂志社 由新安王氏医学传承人王键教授领衔编撰的《新安医学精华丛书》,近期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发行。 《新安医学精华丛书》共分10册260余万字,内容涉及新安医家学术、医话、医论、医案、方药、针灸以及内、外、妇、儿、...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0391.html

厥歌_《伤寒百歌》_中医伤寒书籍_【岐黄之术】

...厥有冷厥有热厥.脉当须仔细别.冷厥才病四肢冷.脉但沉微身不热.(冷厥.初得病便觉四肢逆冷.脉沉而微.身不甚热也.)足多挛卧并恶寒.引衣自覆仍不渴.(仲景云.凡厥者.阴阳之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厥冷是也.故多足拘挛.外恶寒.引衣自覆...

http://qihuangzhishu.com/862/50.htm

《东庄医案》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案著作。清·吕留良撰。作者集录三十条临症治验笔记。案中夹叙夹议,论述治,辨析脉义。治法偏于温补,立法处方颇有独到之处。吕氏主张随论治,师法而不泥方。本书收入《医宗己任编》中。...

http://qihuangzhishu.com/167/1886.htm

《东庄医案》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案著作。清·吕留良撰。作者集录三十条临症治验笔记。案中夹叙夹议,论述治,辨析脉义。治法偏于温补,立法处方颇有独到之处。吕氏主张随论治,师法而不泥方。本书收入《医宗己任编》中。...

http://qihuangzhishu.com/196/3018.htm

序_《王氏医案绎注》_中医医案书籍_【岐黄之术】

...清道光朝.浙医王孟英先生名士雄,潜斋半痴梦影.皆研医后之别字.其字梦影者.示药因异.不执效方之义.着有温热经纬.即王氏五种行世.就中医案.都凡十一卷.虽大旨为救温补而设.实则随制方.丝丝入扣.果得融会贯通.则古今医籍兼读可.缓读亦可....

http://qihuangzhishu.com/658/2.htm

中医师必须擅长脉诊——与陈清光先生商榷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胡心藻 湖北省监利县分盐镇渔场卫生室 近读“中国中医药报”8月27日刊载的陈清光先生《正确认识脉诊》一文,有感于陈先生对中医脉诊的高度评价和认识脉诊的误区分析。但陈先生在文中说:“较为精准地据脉断是可遇不可求的,我们不能也不应当苛求...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5516.html

吐泻_《也是山人医案》_中医医案书籍_【岐黄之术】

...五分) 六一散(二钱) 小川连(三分) 黄芩(一钱) 淡竹叶(一钱) 生白芍(一钱)□吴(二岁)两关脉数.吐乳洞泄.烦躁.睡喜覆卧.是腹痛按之痛止之象.据述跌仆之后.初泻而呕吐.乳食格拒.惊则气乱明矣.此属蛔厥之征.稚年脾胃.气馁不振.四肢...

http://qihuangzhishu.com/864/96.htm

《古今医案按》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古今医案按》(公元 1778 年)清.俞震(东扶)着。十卷。选择历代医案加以按语,发挥医案的义理较为深入。 作者:俞震篡 朝代:清 年份:公元1778年 自叙 凡例 卷一 中风 类中 伤风 中寒 伤寒 劳复、食复、女劳复、阴阳易 卷二 ...

http://zhongyibaodian.com/gujinyianan/index.html

回族医学专家——安迪光_【中医宝典】

...的历史经验》《中国回回医学史稿》《回回医学临举要》《六经辨证医案》《试解吉益东洞之疑》等论文。他曾于1994年应邀参加由中国文化研究会传统医学专业委员会与美国中医药学研究院在北京合办的学术交流,并在会上获奖。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488.html

共找到99,39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