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他说》第十九章唯大英雄能本色_道家_【文学360】

...几乎都是盗跖。 老子提出了上述的道理后,接着说“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文”,代表思想、理论。他说,为什么要抛弃圣智、仁义、巧利这三项东西呢?这个哲学道理发挥起来太多太多,一言难尽,因此暂不讲它,只要把握住这个观念就行了。这...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46.html

老子·德经·第四十二章评析

...称道的。冯友兰说老子书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四十二章)。这里说的有三种气冲气、阴气、阳气。我认为所谓冲气就是一,阴阳是二,三在先秦是多数的意思。二生三就是说,有了阴阳,很多的东西就生出来了。...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34.html

老子·道经·第十八章评析

...此时,社会已经是不纯厚了。在这里,老子把辩证法运用于社会治理,他指出仁义与大道废、大伪与智慧出、孝慈与六亲不和、忠臣与国家昏乱,形似相反,实则相成,老子揭示了它们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表达了相当丰富的辩证思想。...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10.html

老子·德经·第五十一章评析

...在前面的某些章节中,我们已经了解到老子关于“道”和“德”二者之间的关系,也了解到“道”、“德”与万事万物之间的关系。这一章同样论述的是“道”以“无为”的方式生养了万物的学说,有学者认为,“老子提出‘夫莫之命而常自然’的见解,说明万物是在...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43.html

老子思想中的理财智慧_道家_【文学360】

...老子“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也就是说,真正有大德、厚德的人,不刻意去追求有德,反而有德;一些人不愿意失去德的名声,刻意去追求德,反而失去了德。这句话看似矛盾,其实深含智慧。对于理政者而言,德的重要表现就是使人各得其...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72.html

老子·德经·第四十章评析

...老子在《道德经》里,多次涉及到“事物的矛盾和对立转化是永恒不变的规律”,概括了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现象与本质,这是十分光辉和精辟的见解。“反者道之动”,历来解释者有两种观点一是说矛盾着的对立物各自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二是说事物运动变化的...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32.html

老子他说》第一章头头是道,有无主宾,玄元之妙_道家_【文学360】

...者,诡道也。”等等。 (三)“道”是指形而上的道。如《易·系传》所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又如道书所说“离有离无之谓道。”这便同于佛经上所说的 “即有即空,即空即有。”玄妙幽微,深不可测了! 有人解释《老子》第一章首句的...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91.html

老子他说》第十四章时空心物与道的体用_道家_【文学360】

...及今,无论为专制的帝王制度,或自由的民主制度,始终不外这一原理。然而目之所见,耳之所闻,触摸之所及,心之所思,毕竟都是有限度的。即如稍迟于老子,但在儒道还不分家时期的孔门弟子,如曾子、子思,便对此早有深入的告诫。 曾子说“一心可以事百君,...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36.html

老子他说》第六章人为神的守护人_道家_【文学360】

...话虽这样说,可是后世一般修炼玄宗的神仙丹道派的人们,却把老子的“谷神”之说改头换面,拉到道教的《黄庭内景经》里面,配合上古医学的《黄帝内经》等原理,把人身的头脑、心脏、小腹等体内的机能,各个派了一个守护的神人,配合天地日月时间空间方位等...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22.html

老子无为思想的开展和应用_道家_【文学360】

...无为思想是老子的处世哲学的原则,由无为开展的各项功夫,如柔弱、不争、无知、无欲等等,我们就以此为出发点,归纳为修养论和政治论两方面来论述。 (一)修养论 老子的无为是对世俗思想的反动,他对无为所开展的功夫均采反向操作,老子“反者道之动...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53.html

共找到429,84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