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故事背周崇夏_墨家_【文学360】

...墨子事迹背周崇夏 墨子在学儒的同时,发现了儒家缺点,“以为其礼倾忧而不忧,厚葬靡财而贫民,久服伤生而害事,故背周道而用夏故”。 孔子推崇周公,墨子效法夏禹。他称颂夏禹亲自拿着木锨疏通江河,治理洪水,奔波劳累的股上没有肉,腿上没有毛,是为...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4832.html

标点符号的故事逐客令_【中国文学常识大全】

...标点符号的故事逐客令 某个下雨的日子,一个人到了他的朋友家,不能离开,只好暂住在朋友家里。可是这个朋友是个很吝啬的人,不愿接待了。这个朋友又不好意思直说,只好写了一张便笺留在书桌上。便笺上是这样写的“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没有标点...

http://wenxue360.com/changshi/archives/21.html

老子他说》第二十四章投鞭断流的苻坚_道家_【文学360】

...但是,所谓“有道者不处”的“有道者”,难道是专指“入山唯恐不深,避世唯恐不远”的山林修道之士吗?当然不是如此,综合老子所谓的“道”,既不如佛家一样的绝对出世的,也不是如儒家一样的必然入世的,它是介于两者之间,可以出世,亦可以入世的。换言之...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65.html

老子思想与用人之道_道家_【文学360】

...一、秀人才的涌现,是我们事业兴旺发达的标志。老子学说,为我们如何识别、发现人才,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借鉴。 1、要知人善任。 用人的前提是知人,唯有知人,才能明智用人。《老子》第三十三章中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人重要,但知人要在“...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63.html

《出关》原文-出自《故事新编》_【鲁迅全集】

...只好熬着,但后来总不免七倒八歪斜,各人想着自己的事,待到讲到“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住了口了,还是谁也不动弹。老子等了一会,就加上一句道 “[口而],完了!” 大家这才如大梦初醒,虽然因为坐得太久,两腿都麻木了,一时站不起身,但心里又惊又喜...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82.html

老子思想无为而无不为_道家_【文学360】

...无为而无不为 前面所提,老子的无为,是顺应自然而行,减少一切人为的一己私欲,但他仍然重视“为”的功夫,是“辅万物之自然”的不敢为,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的无以为,最后,藉此以完成其“无不为”的境界。因此,“无为”只是老子的一种手段,其...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56.html

老子·道经·第十四章评析

...超脱于具体事物之上的“道”,与现实世界的万事万物有着根本的不同。它没有具体的形状,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它无边无际地无古无今地存在着,时隐时现,难以命名。“道”不是普通意义的物,是没有形体可见的东西。在此,老子用经验世界的一些概念对它...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05.html

孔子故事以强凌弱_儒家_【文学360】

...孔子故事以强凌弱,凭借强力欺负弱小。 跖,一奴隶起义首领,士大夫蔑称起义者为盗。孔子想游说盗跖走入正途,于是斗胆找了他,不料惹来盗跖一阵乱骂,骂得孔子是眼光失神,脸色如土,满怀感羞啊! 来,那些看着孔夫子就烦的人们有机会了,跟着盗跖英雄...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001.html

老子他说》第二十五章好不容易自然_道家_【文学360】

...真谛。 那么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个“自然”的确实含义又是如何呢?答案很简单,“自然”二字,从中国文字学的组合来解释,便要分开来讲,“自”便是自在的本身,“然”是当然如此。老子所说的“自然”,是指道的本身就是绝对性...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69.html

导论_《老子集注》

...一切还都处于摸索的状态。不仅在实践上是这样,在理论上也是这样。 所以老子正是处于这样一个承前启后的时代,作为一个承前启后的哲学家(或用他的话说,是“圣人”,以区别于“智者”),其理论也是历史的、承前启后的。 从这个最一般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将...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479.html

共找到432,07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