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思想误解:“无为”非’为所欲为”_道家_【文学360】

...“无为”非’为所欲为” 老子在说明「无为」观念时,很容易造成另一种误解,认为”无为”就是任由个人所欲而为。 “无为”固然呈现了超越人为规范自由,但这种自由乃受””约束的自由,也就是自由必须以不破坏自然和谐为范围。否则,若只知去除人为而...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58.html

老子·德经·第六十七章评析

...本章包括两层内容:一是讲“”的伟大;二是讲法宝的妙用。有学者认为这二者之间没有联系,毫不相应,显然是它章错简,认为可以移到三十四章,“故能成其大”句下。我们的看法这种主张有些区别,认为这两层次前后呼应,有内在联系。例如,第一句和第二句...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60.html

韩愈的思想特色_文学家_【文学360】

...礼”是儒家思想中相辅相成、互为一体的两个方面。韩愈将礼乐刑政并提,做为治国方。他奉“六经”又通百家,是文人又兼官僚,修文事也治军事,因此,在治国问题上,他主张儒经法律兼顾,刑政教化并重。 礼乐是指思想文化、行为举止方面,刑政是指政治...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204.html

老子他说》第六章:人为神的守护人_道家_【文学360】

...谷神”不死之说,再度为“守窍通关”超神入化的第二蜕变。 于是,信奉《黄庭内景经》一派的神仙修法,后世“守窍存神”的丹道修炼,又各主一端,互有异同。只是都忘了老子的“绵绵若存,用不勤”的告诫,或者把“绵绵若存”又专用在炼气一步工夫上去。大家...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22.html

老子韩非列传_《史记》

...岁,以其脩而养寿也。 自孔子死後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秦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 老子子名宗,宗为魏将,封於段干。宗子注,注子宫,宫玄孙假...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8832.html

老子·道经·第十八章评析

...此时,社会已经是不纯厚了。在这里,老子把辩证法运用于社会治理,他指出:仁义大道废、大伪智慧出、孝慈六亲不和、忠臣国家昏乱,形似相反,实则相成,老子揭示了它们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表达了相当丰富的辩证思想。...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10.html

补注_《老子道德经校释》

...解“孔德”,意有未尽,当以此为正。 [[二十四章]] 企者不久,夸者不行。 谦案:此二句敦煌士索洞玄经写本老子想尔注本亦作“喘者不久,跨者不行”,馆本、遂州本同。又下文“自伐无功”作“自饶无功”,“余食赘行”作“余食餟行”,亦均馆...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601.html

道家道教的区别是什么?_道家_【文学360】

...道家思想是一种哲学学派,道教是一种宗教信仰。 道家思想成形于先秦时期,直到东汉末“黄老”一词才神仙崇拜这样的概念结合起来。部分学者认为,就本身来说,这种神仙崇拜和道家思想少有相关联的成份,老子、庄子都是以相当平静的心态来对待死亡的。 ...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128.html

老子·德经·第七十八章评析

...不能停留在字面上。由此推而言老子认为,体的圣人就像水一样,甘愿处于卑下柔弱的位置,对国家和人民实行“无为而治”。 再说“正言若反”。老子所说“正言若反”是老子对全书中那些相反相成的言论的高度概括,例如:“大成若缺”、“大盈若冲”、“...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71.html

司马法的治军思想_兵家_【文学360】

...司马法》也指出,治军治国是有区别的,“治国治军各者,国容不入军,军容不入国,故德义不相逾。”“军容入国则民德废,国容入军则民德弱。”这是说,古时不用治国的方法去治军,也不用治军的方法去治国。如果两者相混,就会产生不好的效果。因为,治国治军...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707.html

共找到521,99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