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德经·第六十四章评析

...吸取了老子的这一观点。但接下来的结论,荀子与老子不同,“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人要像蚯蚓那样“用心一也”,虽然“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也要“上食埃土,下饮黄金”;提出积极进取的主张;而老子则主张“无为”、“无执”,实际上是让人们依照...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56.html

老子·德经·第六十六章评析

...如上一章所说,在老子研究中有一些注释家认为,这一章表达了老子的一套利用人民、统治人民的权术。例如,张松如先生“这是向统治者献言,颇有点像班固所说的‘君人南面之术’。”(老子校读第365页)不过,张先生的观点并不完全等同于有些学者关于...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59.html

老子·德经·第五十二章评析

...正是把概念形成的理论证明,当作对具体事物认识的方法了。西周以来,中国已经产生了例如五行那样原始、自发的唯物论。当老子第一次试图把那种元素化的‘物理性形式’推进到更高阶段的理论性的形式时,的理论形式的唯物主义思想,也因受到了历史与科学条件...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44.html

老子·德经·第五十章评析

...外患就不能侵入其身,就不会走向死亡的领域。所以任继愈先生:“老子看来,这个世界到处埋伏着危险,生命随时受到威胁。主张处处小心,不要进入危险范围,只有无所作为,才最安全,最足以保全性命。”(老子新译老子生逢乱世,看到人生危机四伏...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42.html

老子第三章:寇准的胆识_道家_【文学360】

...后花园钓鱼、五路退兵的心情,还更紧张沉重,只是不能不好整以暇而已。这就是道家的妙用,也就是老子的“欲取姑予”的姿态。 因此,也就难怪在政治上反对派的死对头王钦若,事后趁间在宋真宗面前用了一句挑拨的话,就使寇准再也不得重用,守真宗在澶渊之役...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08.html

老子:孔子问礼_道家_【文学360】

...孔子曾向问礼,后退隐,著老子。一老子即太史儋,或老莱子。老子一书是否为老子所作,历来有争论。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32.html

老子·德经·第六十一章评析

...春秋末期,诸侯国到处林立,大国争霸,小国自保,战争接连不断地发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灾难。任继愈:“这里老子讲的大国领导小国,小国奉承大国,是希望小国大国维持春秋时期的情况,不要改变。希望社会永远停留在分散割据状态。这是和历史发展的...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53.html

老子思想与全球化_道家_【文学360】

...,老子思想的当今价值呢?对的思想又如何评估呢?天下篇的作者所守的是“雌”(柔弱之意)、是“辱”(受垢之意);而所取的是“后”、是“曲”,是“人皆取实,己独取虚”。荀子·天论篇也:“老子有见与诎,无见于信。”这“诎”就是屈曲的...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74.html

老子第三章:赵宋是再次的南北朝_道家_【文学360】

...至于由老子这章后半段所引起的:“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的无为之治的政治思想,在以往的历史上,常被误解,乃至被有些领导一个时代的帝王位,有意或无意地歪曲它的作用...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07.html

后记_老子道德经校释

...在音韵方面,以江晋三老子韵读为主,偶有漏失,则以姚文田之古音谐、邓廷桢之双砚斋笔记、李赓芸之炳烛编补之。若刘师培之老子韵表,高本汉之老子韵考,及奚侗,陈柱之说老子古音,则多肊,其合者取之,不合者弃之。 (五)本书特重楚方言与老子之关系。如...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99.html

共找到890,55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