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行尿感_【中医宝典】

...【概述】 每逢经行或经刚净后发生尿频、尿急、尿痛等症者,称为“经行尿感”。以育龄期妇女多见,有时也见于更年期月经未绝者。本病应彻底治疗,如果反复发病,发展为肾盂肾炎,治疗有一定难度。本病属经行前后诸证。 【病因病理】 尿道口与阴道口为邻近...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011.html

经期头痛者应该注意什么饮食_【妇科宝典】

...现代都市紧张的生活和工作压力,使大脑神经处于紧张状态。精神疲乏、缺少运动、睡眠不足,甚至还有些女性,因为减肥长时间不吃东西。这些不好的生活习惯,都可能会导致内分泌紊乱,进而引发经前综合征。 从中医角度,可以把经期头痛称为经行头痛。是由长期...

http://jb39.com/fk/11720.html

经行浮肿_【中医宝典】

...【概述】 每逢月经来潮前或行经时面目或肢体浮肿,经后自然消退者,称为“经行浮肿”。本病一般在月经来潮前3~5天即开始浮肿,经净后浮肿消退。以育龄妇女多见。中药治疗效果好,属中医的经行前后诸证范围,相当于西医的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经行浮肿主要...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009.html

崩漏_中医妇科_中医妇科书籍_【岐黄之术】

...头晕面赤。舌红,苔黄,脉滑数,为血热之象。治疗法则:清热凉血,固冲止血。方药举例:清热固经汤(简明中医妇科)。生地、地骨皮、炙龟板、牡蛎粉、阿胶、黄芩、藕节、陈棕炭、甘草、焦栀子、地榆方中黄芩、地骨皮、生地、阿胶清热凉血益阴;龟板、牡蛎...

http://qihuangzhishu.com/81/57.htm

月经过少_中医妇科_中医妇科书籍_【岐黄之术】

...多,故经量明显减少,或点滴即净,色淡黯质稀;精血衰少,脑髓不充,故头晕耳鸣;肾虚腰腿失养,故腰酸腿软;肾虚膀胱失于温固,故小便频数。舌淡,苔薄,脉沉细,也为肾虚之征。治疗法则:补肾益精,养血调经。方药举例:当归地黄饮(景岳全书)加紫河车...

http://qihuangzhishu.com/81/54.htm

月经后期_中医妇科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则肾色上泛,故面色晦黯或面部黯斑。舌淡黯,苔薄白,脉沉细,为肾虚之征。治疗法则:补肾益气,养血调经。方药举例:大补元煎(景岳全书)。人参、山药、熟地、杜仲、当归、山茱萸、枸杞子、炙甘草方中人参、山药、杜仲补肾气以固命门;山茱萸、枸杞子...

http://zhongyibaodian.com/fukexue/81-8-3.html

中医医案的历史与成就_【中医宝典】

...,要升华新的理论,均有必要认真研究中医医案。本文就中医医案的悠久历史和光辉成就予以概述。 悠久的历史 刘权之在杏轩医案序文中说:“医案之作,谓与灵枢素问并传可也。”而谢利恒则认为医案之作始于史记,两说孰是孰非?言始于...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601.html

经行面部痤疮_【中医宝典】

...无关,不列入经行面部痤疮。本病属中医的经行前后请证。 【病因病理】 本病与湿热阳盛体质和饮食油腻甜食习惯有关。 1.肝脾湿热 湿热阳盛体质,或嗜食油腻煎炸、甜食等,影响脾胃运化功能,使肝脾蕴热,上熏于面部而致。 2.肺经郁热 肺主皮毛,如...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002.html

中医内科的定义、性质及范围_中医内科学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杂医”、“大方脉”,即中医内科研究的范围很广,传统将其研究的疾病分为外感病和内伤病两大类。一般说来,外感病主要指伤寒论温病学所说的伤寒、温病等热性病,它们主要由外感风寒暑湿燥火六淫及疫疠之气所致,其辨证论治是以六经、卫气营血和...

http://qihuangzhishu.com/76/2.htm

形瘦过期经行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证名。见叶天士女科证治秘方。指形体消瘦之妇女患经行错后病。多因气血不足,形体消瘦,胞脉血虚不能按时而至,而致经行错后。或因脾胃虚弱食少者,亦导致气少血衰而过期经行。气血不足者宜大补气血,用十全大补汤;脾胃素弱者,宜健脾益气养血为治,...

http://qihuangzhishu.com/195/597.htm

共找到617,35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