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崩症是由于抗利尿激素(即精氨酸加压素,简称avp)缺乏,肾小管重吸收水的功能障碍,从而引起多尿、烦渴、多饮与低比重尿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本病是由于下丘脑-神经垂体部位的病变所致,但部分病例无明显诱因,该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年多见...
...疾病概述:中枢性或adh敏感性尿崩症(该病是一种下丘脑/垂体疾病,在本节阐述中使用的简称为di)要区别于肾性尿崩症(ndi,该病的肾脏对adh不敏感,参见“肾脏转运异常”)。可能引起多尿的有di(adh的缺乏),ndi,或强迫性(精神原性...
...这种调节是取决于血中抗利尿激素的水平,抗利尿激素由垂体分泌,其作用是使肾脏保水和浓缩尿。有两种类型尿崩症存在。肾源性尿崩症是由于肾脏对抗利尿激素无反应,所以肾脏持续排出大量稀释的尿;另一种类型是垂体不能分泌抗利尿激素(见第144节)。肾源性...
...中西医综合治疗 西医治疗 原发性垂体性尿崩症采用替代治疗和药物治疗两种,替代治疗用于完全性垂体性尿崩症,加压素制剂有下列各种剂型: 1.水剂加压素 皮下注射,每次5~10u,作用时间仅4~6小时,适用于诊断和暂时尿崩症的治疗。 2.长效...
...1.尿崩症 尿崩症是下丘脑一神经垂体功能减退、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少所引起的疾病,临床主要表现狂渴多饮、多尿、失水。确诊依赖实验室检查。水剥夺试验:试前先排尿,测尿量、尿相对密度、血压、体重、红细胞压积,此后禁水8~12h,每2 h排尿一次...
...精氨酸血管加压素(argininevasopressin,avp)和一种分子量(neurophysin)以及一种39个氨基酸组成的糖肽。这三种产物均释放到外周血中。avp由下丘脑神经元分泌后沿丘脑-神经垂体束下行至末梢,储存于神经垂体中。...
...不善时。 (四)水中毒性昏迷,因皮质激素缺乏,对水代谢的调节能力减退,当过多输液与饮水后,易发生水中毒性昏迷。水中毒表现为恶心,呕吐,虚脱,精神错乱、抽搐与昏迷。 (五)垂体切除术后昏迷,术后神志不清,呈嗜睡、昏迷状态,可持续数日至数周,...
...(一)发病原因 最常见的原因是垂体前叶嗜酸细胞腺瘤引起。hGH持续分泌过多是重要原因,而引起hGH过多分泌常见于下丘脑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RH)分泌增加或生长激素释放抑制激素(GHIH)分泌减少,但大多数为原发性垂体疾病。垂体瘤是主要...
...良好,但少数报道有腺瘤恶性变和术后复发者。Henson等报道5例肝腺瘤中有2例术后复发,其中1例17年内作了3次肝切除术。Glemon等报道1例腺瘤囊内剜除5年后复发,第2次手术切除标本的病理报告为肝腺瘤恶性变肝腺癌。故为预防术后复发,应...
...稍低信号,T2像为高信号,质地均匀或不均匀,注药后可轻度强化到明显强化,影像学如不易鉴别时则主要凭临床症状,即生殖细胞瘤在鞍上多以尿崩症起病,星形细胞很少有尿崩症。 3.垂体腺瘤 儿童少见,占儿童颅内肿瘤的2%~3%,多为较大腺瘤。在冠状...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