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经络辨证_中医辩证_【中医宝典】

...色泽改变等。这样,便可辨别病变所在的经络、脏腑。如肺脏病证,常在肺俞、中府等穴位出现压痛感;又如《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就是由于肝经循行于胁肋、少腹的缘故。 经络辨证是对脏腑辨证的补充和辅助,特别是在针灸、推拿...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a11399.html

调理三焦按压三穴位_经络养生_【中医宝典】

...调理三焦,使之维持正常,是保证人体健康的重要途径。 三焦(上焦包括心肺,中焦包括脾胃,下焦包括肝肾等)功能失常,就会影响人体多个脏腑器官的功能。因此,调理三焦,使之维持正常,是保证人体健康的重要途径。 调理三焦,可按压以下三个穴位。 一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2396.html

手与经络的关系_《手穴手纹诊治》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穴51个,新针穴位15个,感应点34个。经脉腧穴分布在十二经脉的循行路线上,它与经络同属于一个系统。经外奇穴与经络也同样密切相联系,新针穴位和感应点也是人们通过临床实践和经络的感传现象发现并确定的,它们与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

http://zhongyibaodian.com/shouxueshouwenzhenzhi/136-3-2.html

冬病夏治穴位贴膏药_养生膏方_【中医宝典】

...刺激穴位、疏通经络、调节脏腑功能,达到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效果。现代研究指出穴位贴敷疗法具有药物经皮吸收及经络穴位效应的双重治疗特点。尤其是不打针不吃药就可以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机体免疫力,深受广大家长和患者欢迎。 中药穴位贴敷能治哪些病...

http://zhongyibaodian.com/gaoyao/a13093.html

常用的针灸保健方法_中医针灸保健_【中医宝典】

...针灸养生法是中医养生的重要方法之一,针灸保健方法很多,目前,最常见的针灸保健方法有以下几种: 1.毫针刺法。采用毫针刺入穴位,通过提、插、捻、转等手法,产生疗效,从而达到祛病养生的目的。针刺后必须有一定针感,也就是毫针刺入腧穴后所产生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b36424.html

环跳穴_下肢外侧穴位_【人体穴位图】人体穴位大全

...穴位,要想取得理想的疗效,取穴准确与否,针感能否传导至足至关重要。《灵腧.经络篇》曰:“胆足少阳之脉……绕毛际,横入髀厌中”。在这里的髀厌即环跳穴,后虽经历代医学家的系统整理,但对环跳穴仍无准确的定点,均曰此穴在髀枢中。至1961年由南京...

http://zhongyibook.com/rentixuewei/303.html

新磁罐经络减肥_减肥常识_【中医宝典】

...经络原理,采用特殊的磁化水制成的五行磁罐,磁化程度不同颜色也就不同,可以针对相应穴位进行不同强度的刺激。 五行磁罐减肥的针对性很强,它可以根据引起肥胖的病因,即病理性肥胖和生理性肥胖,实现针对性减肥。 交错按压 病理性肥胖:主要是由内分泌...

http://zhongyibaodian.com/jianfei/a1361.html

痰湿体质人群的经络养生_体质养生_【中医宝典】

...痰湿体质体型肥胖者可针刺中脘、天枢、大横、曲池、支沟、内庭、丰隆、上巨虚、阴陵泉;嗜睡者可加照海、申脉;少气懒言者可加太白、气海;胸闷者可加膻中、内关;心悸者可加神门、心俞。 痰湿体质的经络调养以健脾益气、利湿化痰为基础。可以健脾益气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4914.html

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_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脏腑有密切关系。针灸和推拿,即是在经络学说指导下,针对某经或某脏腑的病变,在病变部位或经络循行的远端部位取穴,通过针灸或推拿等方法,以疏通气血,调整阴阳,从而达到治愈疾病或缓解症状的目的。而治疗穴位的选取,首先必须按照经络理论进行辨析,判断...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lilun/a10874.html

全息经络刮痧法_器具手法_【中医宝典】

...微循环的特点及皮肤经络穴位、全息穴区的关系,使刮痧疗法的诊病、防病、治病作用有了科学的依据;总结出刮痧的适应症、禁忌症、注意事项和适应各种体质、各个部位的刮拭手法;革新了刮拭器具,提高了刮痧疗效,总结出刮痧诊断和保健的方法,使刮痧疗法具备预防...

http://zhongyibaodian.com/guasha/a13244.html

共找到24,67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