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痛,泄泻,痢疾,痛经,疝气,腹胀等。直刺1-1.5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外廉人体部位名。见《灵枢·经脉》。指外侧缘。外劳宫经外穴名。出《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在手背侧,第2、3掌骨之间,掌指关节后0.5寸。主治...
...》改正。从缺盆上颈贯颊。《脉经》“盆”下有“直入”二字。案经于脉之从此伏行者,通谓之入。本经自巨骨至天鼎无穴,明系缺盆上颈之次,是伏行也。若如今本,似缺盆以前浮行而上颈,于经隧穴道不合。入下齿中。《脉经》“齿”下有“缝”字。马注及卷三寒热篇...
...:“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素问·六节脏象论》:“凡十一脏,取决于胆。”《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胆病者,善太息,口苦,呕宿汁,心下澹澹,恐人将捕之。”程杏轩《医述》:“气以胆壮,邪不能干。”胆与肝相表里,足少阳胆经络于肝,肝胆间生理...
...平按:此篇见《灵枢》卷三第十一《经别篇》,又见《甲乙经》卷二第一下篇。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人之合于天道也,内有五脏,以应五音、五色、五时、五味、五位;外有六腑,以应六律,六律建主阳。天地变化之理谓之天道,人从天生,故人合天道。天道大数有二...
...礼第九觐礼第十丧服第十一士丧礼第十二既夕礼第十三士虞礼第十四特牲馈食礼第十五少牢馈食礼第十六有司彻第十七这个次序,为汉刘向《别录》所列。据文献记载,汉武帝时,在孔壁中发现《古礼》五十六篇,其中十七篇与汉初经生所传十七篇《仪礼》相同,但多出...
...前人注释,且简炼明捷,是研究《庄子》较好的参考书。近人刘武的《内篇补正》,在广泛引证为基础上,对许多传统注释做了补正,颇有见地,可资研究者参考。庄子集解 目录◎ 内篇逍遥游第一◎ 内篇齐物论第二◎ 内篇养生主第三◎ 内篇人间世第四◎ 内篇德...
...平按:此篇见《灵枢》卷五第二十六《杂病篇》,又见《甲乙经》卷十第四。痿厥为四束悗,乃疾解之,日二,不仁者十日而知,毋休,病已止。四束,四肢如束。悗,烦也。平按:“为四束”《灵枢》、《甲乙》作“为四末束”。《甲乙》“悗”作“闷”。...
...骨盆之间。又称小腹。《灵枢·经脉》:“是动则病腰痛不可以俯仰,丈夫(疒贵)疝,妇人少腹肿。”②脐下腹部两旁。见《伤寒直格》。少府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手少阴心经。荥(火)穴。在手掌面,第4、5掌骨之间,握拳时,当小指尖处。布有来自尺...
...营卫生会》、《五味》、《邪客》、《卫气》及《素问/痹论》五篇文)《灵枢》曰∶营行脉中,上应二十八宿,三十六分。人身行气一周,十分身之八,二十八宿,凡千八分。气行五十周而脉终,终而复始,是谓天地之记。故气从太阴出,注手阳明,上行注足阳明;下行至...
...所谓亡国之音哀以思,以是观之,亦乐之所起。”帝曰:夫声之所感,各因人之哀乐。将亡之政,其民苦,故闻以悲。今《玉树》、《伴侣》之曲尚存,为公奏之,知必不悲。”尚书右丞魏征进曰:“孔子称:‘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乐在人和,不在音也。”十一年,...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