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在完全占领储备受体后才能发挥其拮抗效应。受体激动药(L)对相应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也有较强的内在活性,α达100%。受体拮抗药(I)虽然也有较强的亲和力,但缺乏内在活性,α=0,本身不能引起效应,却占据一定量受体,拮抗激动药的作用。竞争性...
...,其中与细胞表面受体的结合主要是通过纤粘连蛋白分子中的RGD序列。二、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在参与细胞间相互识别、相互作用的粘附分子中,有许多分子具有与IgV区或C区相似的折叠结构,其氨基酸组成也有一定的同源性,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
...Junction)是一种细胞间的直接通讯方式。两个相邻的细胞间存在着一种特殊的由蛋白质构成的结构-连接子(Connexon),其结构见图21-2和图21-3。连接子两端分别嵌入两个相邻的细胞,形成一个亲水性孔道。这种孔道允许两个细胞间自由交换...
...某些病毒核心中带有催化病毒核酸合成的酶,如流感病毒带有RNA的RNA聚合酶,这些病毒在宿主细胞内要靠它们携带的酶合成感染性核酸。了解病毒的形态结构、化学组成及功能,不仅对病毒的分类和鉴定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助于理解病毒的宿主范围,致病作用及亚...
...四聚体化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更精确地说是263~286片段可能在脂连结ApoE与VLDL的结合中起有关键作用。ApoE主要由肝脏合成,近年来发现脑,肾,骨骼,肾上腺及巨噬细胞也能合成。ApoE其结构如图3-2所示。图3-2 载脂蛋白E结构...
...人类结构基因4个区域:①编码区,包括外显子与内含子;②前导区,位于编码区上游,相当于RNA5’末端非编码区(非翻译区);③尾部区,位于RNA3’编码区下游,相当于末端非编码区(非翻译区);④调控区,包括启动子和增强子等。基因编码区的两侧也...
...superfamily)。Ig折叠形成一个紧密的球状结构,提供了与不同球状结构多肽或化学基团粘附的部位,使之获得不同的生物学功能。IGSF很可能最早起源于原始的具有粘附功能的基因,通过复制和突变衍生形成了识别抗原、细胞因子受体、IgFc段受体、...
...结合而发挥调节作用的。B细胞的细胞因子受体主要有IL-1R、IL-2R、IL-4R、IL-5R、IL-6R、IL-7R、IL-11R、IL-12R、IL-13R、IL-14R、IL-γR、IL-αR和TGF-βR等。有关细胞因子及其受体对B...
...,因此亦有人将此类受体称为七次跨膜受体。由于肽链反复跨膜,在膜外侧和膜内侧形成了几个环状结构,它们分别负责与配体(化学、物理信号)的结合和细胞内的信号传递。其胞浆部分可以与一种GTP结合蛋白(简称G蛋白)相互作用,这种G蛋白是该信号传递途径...
...信号转导是目前分子免疫学中研究的热点。免疫学中所涉及的信号转导主要包括淋巴细胞的信号转导以及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的信号转导,其研究手段多种多样,包括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以及蛋白质化学等技术。本节将扼要介绍目前信号转导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和...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