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元纪大_《素问悬解》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仍观天元纪大、五运行、六微旨、气交变五常政论、六元正纪论、至真要七篇,居今《素问》四卷,篇卷浩大,不与《素问》前后篇卷等,又且所载之事,与《素问》余篇略不相通,窃疑此七篇乃《阴阳大》之文。王氏取以补所亡之卷,犹《周官》无冬官,...

http://qihuangzhishu.com/1290/155.htm

下病上取_治则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素问·五常政大》,「病在下,取之上」。疾病的症状表现在下部,用针刺上部的穴位。例如:脱肛可刺头部的百会穴。疾病的症状表现在下部,用药物从上部治疗。例如:小便不利,由于肺燥不能行水,咽干,烦渴欲饮,呼吸短促,舌苔薄黄,脉数,用清肺饮(...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xiabingshangqu-2648.html

实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④充盛,盈满。《素问·上古天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⑤充实。指被水谷或糟粕充塞。《素问·五脏别论》:“六府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⑥指草木的果实。《素问·五常政大》:“其实满。”⑦植物结果,结实,生长果实。《...

http://qihuangzhishu.com/193/1143.htm

病在中旁取之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①治法之一。《素问·五常政大》:“气反者……病在中,旁取之。”马莳注:“盖病在于中,而经脉行于左右,则或灸或刺,或熨或按,皆当取之于旁也。”②循经远刺的取穴法之一。如病在腰部,针委中穴。《灵枢·终始》:“病在腰者取之腘。”...

http://qihuangzhishu.com/166/880.htm

素问悬解》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至教六十八 示从容六十九 疏五过七十 征四失七十一 方盛衰七十二 解精微七十三 卷十 运气 六节脏象七十四 天元纪大七十五 五运行大七十六 六微旨大七十七 卷十一 运气 气交变大七十八 五常政大七十九 卷十二 运气 ...

http://qihuangzhishu.com/1290/index.htm

暴热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证。指突发的高热。出《素问·五常政大》。《医林指月·发热》:“暴热者,热之燔灼,阳气亢害也 。”《证治准绳·杂病》:“暴热者病在心肺。”《张氏医通·寒热门》:“凡暴热不止,脉滑数或洪盛,皆为实热,宜随表里孰轻孰重而清理之。或脉虽沉而按...

http://qihuangzhishu.com/166/456.htm

下病上取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素问五常政大》,「病在下,取之上」。疾病的症状表现在下部,用针刺上部的穴位。例如:脱肛可刺头部的百会穴。疾病的症状表现在下部,用药物从上部治疗。例如:小便不利,由于肺燥不能行水,咽干,烦渴欲饮,呼吸短促,舌苔薄黄,脉数,用清肺饮(...

http://qihuangzhishu.com/109/1479.htm

五常政大篇_《黄帝内经·素问》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黄帝问曰:太虚寥廓,五运回薄,盛衰不同,损益相从,愿闻平气,何如而名,何如而纪也?岐伯对曰:昭乎哉问也;木曰敷和,火曰升明,土曰备化,金曰审平,水曰静顺。帝曰:其不及奈何?岐伯曰:木曰委和,火曰伏明,土曰卑监,金曰从革,水曰涸流。帝曰:太...

http://zhongyibaodian.com/huangdisuwen/100-3-70.html

上病下取_治则治法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上病下取为疾病的症状表现在上部,用针刺下部的穴位。 【上病下取】 素问五常政大》:「病在上、取之下。」疾病的症状表现在上部,用针刺下部的穴位。仞如:失眠可针刺足三里:头晕目眩可刺足部的太冲。疾病的症状表现在上部,用药物从下部治疗。...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8256.html

太阴者,言脾土也_《思考中医》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太阴主脾土,在很多经文里都明确地提到过,因此,太阴脾土在经典方面是有充分依据的。像《素问·太阴阳明论》、《素问·诊要经终论》、《素问·五常政大》以及《素问·六元正纪大》里面都很清楚地谈到太阴脾土的问题。另外,《素问·金匮真言》里也...

http://qihuangzhishu.com/145/176.htm

共找到766,09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