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中医文献整理研究工作简要回顾_【中医宝典】

...提出要设立中医研究机构中医院校,要让中医进医院工作,对于古代中医药文献,要及时加以整理出版。各地认真贯彻党中医政策,一批中医研究机构中医院校中医医院相继办起来,大批中医进了医院医药院校科研机构。 1954年10月,中共中央批转...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575.html

第一壮医解剖学知识意义_【中医宝典】

...如第一所述,壮族聚居地区北宋年间曾发生了一次对56个被杀义军进行尸体解剖事件,根据解剖所见绘下了《欧希范五脏图》,对人体脏腑组织结构有了较准确详细描绘。这是有记载我国医学史上第一张实绘人体解剖图。在解剖过程中还从医学角度...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338.html

古脉学发掘研究之三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脉诀》问题经过几百年学术讨论争议涉及了文献辨伪,学术讨论,普及提高等方面,到明代中后叶总算得到了解决,但学术是要发展要前进,它向来不会停留在某一个里程上,因此这时就出现了如卢子繇等人古脉法研究 如果说《脉诀》《脉经》之辨...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74.html

医学理论研究与文献整理_【中医宝典】

...一文献整理研究 中医药学典籍,先秦到两汉时期已经相当丰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不少医家对《黄帝内经》《八十一小品方》认为,只有恰当地掌握火量,才能使火气沿着经络达到病变部位。火量过大,易燃伤机体;火量过小,火气不能抵达病变部位,不易...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680.html

第二药学发展_【中医宝典】

...唐宋以后,药学有了较大发展。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310.html

第二 第一 壮族地区地理环境及气候特点与医药关系_民族中医壮医_【中医宝典】

...水毒蛊毒多 ; 三指岭南先民在狞猎战争中利用草毒蛇毒制成毒箭多。 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过程中 , 壮族先民总结出了许多治疗痧毒等病症方法 , 发现了大量有效药物 , 尤其是动物药毒药解毒药。由于气候炎热草木旺盛 ,...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3107.html

第一 壮医理论萌芽_民族中医壮医_【中医宝典】

...,使壮医们对人体解剖有了一定认识,从而对人体脏腑组织器官有了较明确概念,尤其对骨骼气血五脏六腑都有相应叫法(内容详见第二),并认识了这些脏腑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从而使壮医对人体生理病理及病因病机有了更进一步认识。大约...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3148.html

医药文献整理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秦汉时期对医药文献整理,以国家组织人力整理为主,同时也有个人零散研究整理工作。在秦始皇时期,曾“收天下书,不中用者尽去之。”(《史记·秦始皇本记》)。说明当初秦朝对图书是比较重视,并有可能对缴上来国家藏书试图进行鉴别整理,其中当...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92.htm

早期农业对医药促进作用(1)_【中医宝典】

...水源条件好 , 适宜稻谷生长 , 壮族先民早在 4000 年前就会稻作耕种,防城亚荒山马兰嘴山杯就较山贝丘遗址发现磨盘石菩就是壮族先民种植水稻证据。 壮族地区早期农业发展,农作物耕种, 医药发展医药知识积累起到了...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183.html

三国两晋南北朝医学理论研究与文献整理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以上四部典籍文献,经过吕广王叔和全元起陶弘景分别整理注解,得以保存流传,对中医药学发展后世文献研究,有着深远影响。二脉学总结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医脉学诊断学研究出现高潮,产生了大量专著。其中王叔和所撰《脉经》10卷,全面...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1-3.html

共找到1,149,87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