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应视几部文化经典才是“终点”。 学中医必须读几本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如老子《道德经》及孔孟著作等,这是一个不言自明的道理。但是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完整的巨系统,不是这几部经典就可以概括的。例如作为中国文化载体的古汉语、象形汉字就是中医学...
...五倍子100克,炒乌梅50克,炒蒲黄30克,山豆根30克,冰片15克。上药各研细末,和匀,制成栓锭,塞入阴道,每日一次。㈢ 宫癌粉1-7号(录自《实用中医妇科学》)1号:败毒去腐。乌梅炭30克,鸦胆子、轻粉、生马钱子各3克,生附子6克,雄黄...
...祸害 “人丹”“仁丹”绝不能混淆 “申遗”能促进中医发展吗? “晚吃姜赛砒霜”不科学 “学我,像我,超过我”——跟师任继学体会 “养生热”重新审视中医 “中医”的名与实 “坐堂中医”复出 《别让医生杀了你》 《史记扁鹊列传》札记 《诊余感悟...
...1821~1906)的《读书余录》,也涉及他读《内经》的考据心得,后人将这部分内容单独抄录,刊载于《三三医书》,题名《内经辨言》(YuYue.Analysis and Explanation of Lutcmal Classic. In: ...
...刻意选择中医这条路。我只是想能够健康快乐地生活。《黄帝内经》的宗旨就是让我们能够“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这是中医的精髓,也是我的人生指南。 广州日报记者:您为什么认为求医不如求己? 中里巴人:“求人不如求己”是中国宋代的一个著名寓言。...
...不变的信息,既不会改变也难以毁灭。在医学上,尤其在遗传疾病方面有着独特的价值。其皮肤皮嵴与皮沟之间凸凹形成的皮肤络路是皮肤的外露标志,是人体脏腑经络的信息反映区……二千多年前《内经》已经注意到纹理的重要意义,并已用之于临床诊断学。如《灵枢·五...
...的学子们各有所长,但都具备扎实的中医基本功,临床能力和中华文化的功底。他们在研究生班的熔炉里,各自得到了深造和修炼,都已成为了中医的栋梁之才。创新设计课程体系中医研究生学什么?没有统编教材,方药中从浩如烟海的中医文献中选取了《内经》、《...
...也可以说是一本有关中医文化的书籍,对于弘扬和发展湖湘中医文化有重要意义。 《大讲堂》是对马王堆医书中养生理论的一次全面系统总结,是作者多年来研究马王堆医学所取得的成果之一。《大讲堂》的出版,一方面将有利于弘扬湖湘中医文化,促进湖湘中医事业的...
...气血最丰富的部位,相对而言反映内部也最为灵敏,因此疾病也最能先从头面预知,故头面可谓人体之第一门窗。颜面—内脏相应,是颅面先兆的重要基础。中医认为,人体内外是统一的,体内五脏六腑气血盛衰皆能上映于头面。《内经》的《灵枢·五色》篇早已有所记载,...
...陈例,勇于创新。《中医文献学》一书中也有多处体现,笔者仅举两例藉以说明。 其一,有鉴于历代分类法均有其不足之处,马老在综合分析之,突破已有各种图书分类法局限性,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初分12大类,自《七略》以来,图书分类法一直在不断改进。到现代...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