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两一钱)上为细末,炼蜜和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温酒下,米饮亦得,日三服,空心 食前。黄连阿胶丸治肠胃气虚,冷热不调,下痢赤白,状如鱼脑,里急后重,脐腹疼痛,口 不利。阿胶(碎炒,一两) 黄连(去毛,三两) 茯苓(去皮,二两) 上...
...产后血块痛,鲜血崩,形色脱,或汗多,或气促。人参(二三钱) 当归身(四钱) 川芎(二钱) 干姜(炒黑) 炙草(各四分) 白芷荆芥穗(炒黑。各五分)桃仁(十粒,去皮尖)枣二枚,水煎服。滋荣益气止崩汤 治产后无块痛,或半月外崩证。人参 川芎 黄...
...作者:许叔微述 朝代:宋 年份:公元960-1279年 卷一 第一证 伤寒脉证总论歌 第二证 伤寒病证总类歌 第三证 表证歌 第四证 里证歌 第五证 表里寒热歌 第六证 表里虚实歌 第七证 急救表里歌 第八证 无表里证歌 第九证 表里水歌...
...虽不同证,其根多有虫啮心肺一也。【治】青蒿(一斗半) 童便(三斗)文武火熬至七分,去蒿。再熬至一升,入猪胆汁七个、辰砂、槟榔末。再熬数沸,以甘草末收之。四物汤 治虚劳痰,竹沥、姜汁、便。或加参、术。三拗汤 治传尸劳瘵,寒热交攻,久嗽咯血羸瘦...
...者.闭也.闭而不仁.故曰痹也.本出于中藏经.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 桂枝五物汤主之.(千金.作如风状.脉经作如风落状.并非.)〔鉴〕此承上条.互详脉证.以明其治也.上条言六脉微涩.寸口关上小紧.此条...
...自利而渴者.属少阴.此三证.渴虽同其病则异也.)自非大渴莫与水.小渴唯宜滋润尔.若令剧饮心下满.变成水结难调理.(仲景云.太阳病.胃中干.燥烦不得眠.其人欲饮水.当稍饮之.胃中和.则愈.)渴太阳.无汗休供白虎汤.汗后脉洪方可与.此证思之要审...
...疟病脉证并治第四:(证二条 方六首) 师曰:疟脉自弦,弦数者多热,弦迟者多寒。弦小紧者下之差,弦迟者可温之,弦紧者可发汗、针灸也,浮大者可吐之,弦数者风发也,以饮食消息止之。 病疟,以月一日发,当以十五日愈,设不差,当月尽解。如其不差,当...
...(即痉也)【脉】太阳发热,脉反沉细,难愈。太阳证备,脉沉迟,此为痉。寸口脉直上下行,伏坚紧如弦。沉弦,沉紧。少阴脉紧,暴微者,欲解。【因】血气内虚,四气外袭。因湿,诸痉项强,皆属于湿。寒、湿同性,故湿可伤太阳。《三因》论状 身热足寒,头...
...) 正川芎(一钱) 白云苓(一钱) 陈枳壳(一钱)信前胡(一钱) 川羌活(七分) 川独活(五分) 北柴胡(一钱) 南薄荷(一钱) 荆芥穗(一钱)北防风(一钱) 净连翘(一钱) 炙甘草(五分)生姜一片为引,水煎,半饥服,每日二剂。参苏饮 治...
....斯亦不适于用也.盖伤寒热邪.至厥阴而尽.热势入深.故渴而消水.及热解则不渴.且不消矣.岂杂证积渐为患之比乎.寸口脉浮而迟.浮即为虚.迟即为劳.虚则卫气不足.劳则荣气竭.(诸本.接下条为一条.今根据金鉴分出.)〔鉴〕按此条当在虚劳篇中.错...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