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支补泻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子午流注针法之一。指十二经配合十二地支时间的针法。又称纳子法。《素问·针解篇》:“补泻之时者,与气开合相合也。”十二经脉的血气盛衰,各有一定的时刻,古人以十二地支相配,一经一时,依次而行,称为纳支。即肺经寅时,大肠经卯时,胃经辰时,脾经己...

http://qihuangzhishu.com/192/301.htm

纳支补泻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子午流注针法之一。指十二经配合十二地支时间的针法。又称纳子法。《素问·针解篇》:“补泻之时者,与气开合相合也。”十二经脉的血气盛衰,各有一定的时刻,古人以十二地支相配,一经一时,依次而行,称为纳支。即肺经寅时,大肠经卯时,胃经辰时,脾经己...

http://qihuangzhishu.com/192/743.htm

程莘农_三要得气至上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捻转和振颤3种手法的配合,通过速度快慢、幅度大小和时间长短来体现补泻手法以及获得“针感”。掌握得效之要,在于得气程莘农认为,针刺欲取得效果,首先必须得气,气至才能生效。得气的含义有二:其一是对病者而言,就是当毫针刺入穴位一定深度后,患者在针刺...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chengshennong/1113-2-4.html

陆瘦燕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针灸事业,强调经络学说在针灸治疗中的作用。在针灸治疗中,重视五输穴应用及母子补泻理论。其针灸手法中有“烧山火”、“透天凉”之补泻手法,并对之进行研究,又提倡温针。尝创办针灸学术团体中国针灸学研究社,并附设有专门函授斑,培养针灸人才。其著作有...

http://qihuangzhishu.com/191/578.htm

六气补泻用有先后_《类经》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素问·至真要大论》)帝曰∶夫子言春秋气始于前,冬夏气始于后,余已知之矣;然六气往复,主岁不常也,其补泻奈何?(初之气,始于立春前十五日,四之气,始于立秋前十五日,故春秋气始于前。三之气,始于立夏后十五日,终之气,始于立冬后十五日,故冬...

http://zhongyibaodian.com/leijing/481-32-11.html

整筋手法可治疗顽固性疼痛_【中医宝典】

...不通”。 整筋手法是在中医经络学说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解剖学、生物力学、推拿学、生物全息学说发展起来的一门专治顽固性颈肩腰腿痛的疗法。整筋手法是运用手法,把筋骨分开,从筋(韧带)入手,来调理气机,疏通经络,“通则不痛”。 内脏和各组织之间存在着...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0563.html

寒热补泻兼用辩_《侣山堂类辩》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夫治病有专宜于寒者、热者、补者,泻者,又宜寒热补泻之兼用者。如《伤寒》有附子泻心汤,用大黄、芩、连、附子,寒热之并用者;有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以人参、大黄、黄芩、姜、桂,补泻寒热之并用者。《金匮》有大黄附子细辛汤,有大黄、干姜、巴豆之备急丸...

http://qihuangzhishu.com/803/110.htm

迎随补泻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针刺补泻法之一。又称针向补泻。指以针尖方向与经脉之间的逆(迎)顺(随)关系来分别补泻的办法。《灵枢·终始》:“泻者迎之,补者随之,知迎和随,气可令和。”后世医家据此加以发挥,认为迎随即指经络循行的顺逆。《针灸大成》:“至于经脉为流行之道,...

http://qihuangzhishu.com/195/1572.htm

行针手法_《中医刺灸》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毫针进针后,为了使患者产生针刺感应,或进一步调整针感的强弱,以及使针感向某一方向扩散、传导而采取的操作方法,称为"行针",亦称"运针"。行针手法包括基本手法和辅助手法两类。(一)基本手法行针的基本手法是毫针刺法的基本动作,从古至今临床常用...

http://zhongyibaodian.com/cijiu/113-12-4.html

发功手法_《气功外气疗法》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超距发功手法超距发功手法,是发功手式距离受功穴位、部位10~100厘米(根据发功者功力的大小酌定与受功部位的间距),运用适当的导气方法来发放外气的手法。是外气疗法的主要发功手法。(一)推法:【手式】平掌式、一指禅式、剑指式、龙含式、雀嘴式...

http://zhongyibaodian.com/qigongwaiqiliaofa/140-8-2.html

共找到10,97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