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热针适应症_针灸常识_【中医宝典】

...电热针此种针术为治风湿寒证最理想的方法。 此种针术为治风湿寒证最理想的方法。治疗风湿及寒痹、如关节炎,肩周炎、肢体麻痹症,肌肉萎缩症等,可以取有效穴位,也可在压痛点上刺针。针体加温到45℃,时间为30~60分钟。每次只在重要部位刺1~3针...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261.html

五色主病_诊断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临床实践中发展了五色主病的理论,较为切合实际。归纳为:青色主风病,寒病、痛证、惊风等;赤色主热病(包括虚热、实热);黄色主湿热,寒湿或血虚;白色主虚证,寒证;黑色主寒证、痛证及劳伤、血瘀等。...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8048.html

益火之原。以消阴翳_治则治法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益火之原,以消阴翳是唐、王冰对于“诸热之而寒者取之阳”的注语。 【益火之原 以消阴翳】 是唐、王冰对于“诸热之而寒者取之阳”的注语。后人简称为“益火消阴”、“扶阳退阴”。用扶阳益火之法,以消退阴盛的意思。假如用温热药治疗寒证而不见效反而...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8330.html

寒证_辨证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是由寒邪引起,或因阳气衰弱,阴气过盛而导致身体机能与代谢活动衰退,抵抗力减弱而出现寒的证候,如体温不足,面色苍白,精神萎顿,踡卧,喜温怕冷,脘腹冷痛,得热则减,口不渴或渴喜热饮,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舌质淡苔白滑,脉沉迟等。多见于慢性、...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hanzheng-34.html

张仲景寒热药共用组方探寻_中医名家_【中医宝典】

...张仲景是中医方剂史上创制寒热药共用经典方剂的先师,笔者通过对其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以寒热药共用组成的方剂进行梳理、分析,发现有三种寒热药共用组方方法。 寒热并治法 该法是针对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表现为寒证和热证同时存在的寒热错杂证,...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jia/b34875.html

阴冷_《妇人规》_中医妇科书籍_【岐黄之术】

...妇人阴冷,有寒证有热证,寒由阳虚,真寒证也;热由湿热,假寒证也。假寒者,必有热证,如小便涩数黄赤,大便燥结,烦渴之类是也。真寒者,小便清利,阳虚畏寒者是也。真寒者,宜补其阳,如理阴煎、十补丸、加减续嗣降生丹。假寒者,当清其火,宜龙胆泻肝汤...

http://qihuangzhishu.com/717/113.htm

舌苔薄白的诊断_如何鉴别舌苔薄白_查症状_【疾病大全】

...舌苔薄白症状的鉴别诊断: (1)白苔:一般表示为表证、寒证。舌苔薄白而润为正常人的舌苔,同时,苔薄白亦是表示病在体表而未入里。舌苔薄白而过于润滑,多见于表寒证。苔薄白而干燥,为表热证或感受燥邪。舌苔白厚而干燥,代表湿浊化热伤津。舌苔布满...

http://jb39.com/zhengzhuang-zhenduan/SheTaiBaoBai338696.htm

阴冷_《妇人规》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妇人阴冷,有寒证有热证,寒由阳虚,真寒证也;热由湿热,假寒证也。假寒者,必有热证,如小便涩数黄赤,大便燥结,烦渴之类是也。真寒者,小便清利,阳虚畏寒者是也。真寒者,宜补其阳,如理阴煎、十补丸、加减续嗣降生丹。假寒者,当清其火,宜龙胆泻肝汤...

http://zhongyibaodian.com/furengui/717-13-5.html

食补要了解食物的温凉_膳食养生_【中医宝典】

...《黄帝内经》说:“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中医认为,凡是能够治疗热证的药物,大多属于寒或凉性;反之,能够治疗寒证的药物,大多是温性或热性。 同样的道理,凡是热性或温性的饮食物,适宜寒证或阳气不足之人服用;凡属寒性或凉性食品,只适宜热证或阳气...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3432.html

什么是中药的四气五味?_中药基础_【中医宝典】

...什么是中药的四气五味? 四气又称四性,就是寒热温凉四种药性。疾病有热证和寒证之分,一般说来,能治热证的药物大多属于寒性或凉性药,如寒性的黄连、黄柏、大黄能清热、降火、解毒。能够治疗寒证的大多属温性或热性药,如热性的附子、干姜、小茴香能暖中...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29587.html

共找到2,41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