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疖肿方_【中医宝典】

...针刺1次,得气后施行泻法操作,留针20~30分钟,期间重复手法1~2次。 方解:湿热之邪逗留脏腑,内不得疏泄,为病之本;蕴伏肌肤之外不得透达,是为病之标。本方主取督脉,可振奋诸阳经气,鼓动、调节全身之气血,有助泄邪之力,达强壮补虚之功。...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3485.html

针刺_针法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十二刺法的一种。用于治疗病位较浅的寒气。刺法是提起皮肤,刺入皮下,不用深刺(《灵枢·官针篇》)。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zhizhenci-2486.html

针刺配合中药外敷治网球肘_【中医宝典】

...。笔者采用多针丛刺阿是穴配合中药外敷,取得良效。 针刺治疗:选取1寸一次性毫针5支,丛刺阿是穴至骨面,留针15分钟,5分钟行针一次,只针一次。 外敷处方:白冰片3克。上药共打碎成粉,75%酒精调如膏状,外敷阿是穴外贴伤湿止痛膏。每日一次,...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8099.html

重视针刺多手法,补泻透穴加漆针_医药史料_【中医宝典】

...重视针刺手法是浙江针灸医家的一大特点。在宋明时期,北有窦汉卿,南有席弘、徐凤等针灸名家,在针刺手法上都有建树,手法之繁多,几乎已臻完备之境界,而杨继州在《针灸大成》中详述《内》、《难》等前贤手法,将其归纳为下手八法和十二法,其基本内容后来...

http://zhongyibaodian.com/shiliao-2/b34758.html

针刺补泻的原则_《中医刺灸》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这些都是关于补虚泻实方面的论述。针刺补虚、泻实就是要从临床具体情况出发,针对不同病人和不同病情、不同时间,选用恰当的经络穴位,运用适当的补泻方法,对正气虚弱的病证,起到扶正(补)的作用;对病邪偏盛的病症,起到祛邪(泻)的作用。《素问·宝命...

http://qihuangzhishu.com/113/109.htm

针刺减肥法_《减肥新法与技巧》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针刺减肥因其简便有效、痛苦小、疗效巩固、无副作用等优点而受到人们的欢迎。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http://zhongyibaodian.com/jianfeixinfayujiqiao/130-9-0.html

针刺配推拿治疗便秘_针灸临床_【中医宝典】

...针刺配合推拿治疗便秘常能获得良效。 大便秘结不通,粪质干燥、坚硬,排便时间延长,常常数日一行,或虽有便意而排便困难者,称为便秘。便秘主要为大肠传导功能失常,粪便在肠内停留时间过久,水液被吸收,以致便质干燥难解。如常用泻药易造成药物依赖,...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364.html

针刺补泻法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针刺治疗中,为了达到补虚泻实的治疗目的而使用的各种针法。一般分补法和泻法两类。自《内经》以来,历代针灸文献中都有记述。如《灵枢》以“微旋”、“出针按之”为补;“切而转之”、“摇大其穴”为泻。又如《金针赋》则提出“慢提紧按”为补,“紧提慢按...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351.htm

从考古发现来探讨壮医针刺疗法的起源_【中医宝典】

...考证,但从一器多用的角度看,它们完全可以作为早期的针刺用具。 对现存的壮医陶针的考证表明,其针形与《灵枢·九针十:二原》列于九针之首的镵针极为相似,陶针和镵针与原始社会的砭石最为接近。"九针"已是金属医疗用具,按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于...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177.html

针刺治疗中风病的疗效观察_【中医宝典】

...右侧偏瘫50例。病程1个月至半年居多。其中脑出血致偏瘫30例,脑梗塞致偏瘫43例,脑血栓形成致偏瘫7例,脑栓塞致偏瘫5例,这些病人是在病情稳定后给予针刺。2、治疗方法体针取穴 上肢:肩�、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中渚。下肢:环跳、阳陵泉、...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8920.html

共找到56,24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