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5000年历史的传统中医药,是一门华夏儿女都为之自豪的科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结合体。目前,中医药在疾病的预防、控制中仍然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医药的发展曲折漫长。回顾麝香保心丸研发应用三十年来的体会,中医药现代化之路应当做到遵循...
...大肠癌的治疗上存在着明显的耐药和副作用问题。为了找到更好的治疗晚期大肠癌的方法,曹雪涛院士带领其研究团队,将研究方向锁定在大肠癌的免疫治疗上,并在国家“863”重大专项基金资助下,自主研发了获得国家专利的我国第一个个体化树突状细胞肿瘤治疗性疫苗...
...基因突变所致,研究人员将此基因全长序列和已知突变的探针制成了P53基因芯片,并制备出能同时检测250种肿瘤相关基因的芯片,将在癌症的早期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 ◆用于病毒性疾病的诊断 将各种病毒的特异性序列制成探针,有序地点阵到芯片上再与处理后的...
...早期”和“微小癌”阶段亦还有部分病人可发生远处转移,说明这些转移可能是在手术前已经存在但是未能发现的亚临床病灶。对乳腺癌的早期治疗效果较好,随着肿瘤增大其治疗效果也就相应愈差。手术切除了肿瘤后对这些亚临床型转移灶就需要用全身的治疗方法去消灭...
...纤维化的目的。 选用中医中药治疗癌症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对于晚期的肿瘤病人和放化疗中及康复期的患者,一定要及时配合中医中药治疗。待复发转移后再使用,等于失去了最佳的治疗机会,只有采取综合疗法,才能更加有效地康复。 ...
...手术是神经外科的一大进步。根据临床应用观察,激光对脑部的肿瘤治疗均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颅内肿瘤经激光治疗复发率低,效果突出,并能最大限度地减轻对脑组织的损伤,切除肿瘤彻底,远优于传统的手术治疗。在脑外科中当今应用的激光刀有CO2激光(有的...
...以及环磷酰胺.由于没有任何研究表明这些制剂的优越性,因而不主张先于羟基脲使用. 脾脏放疗虽然极少应用,但该疗法对难治例或伴巨脾晚期病人有益.总量为6~10Gy,每日剂量为0.25~2Gy.开始时剂量宜小并要仔细检查白细胞数.疗效常不满意. ...
...T淋巴细胞合成许多淋巴因子,还有不少其它细胞因子,它们有的与肿瘤的治疗有关,如干扰素、转移因子、白细胞介素等,这些淋巴因子,有的能杀伤肿瘤细胞,有的能刺激造血组织,对抗化疗或放疗的副作用。 (1)干扰素 干扰素分α、β、γ三种,复合白细胞...
...分离出白细胞介素4、5、6,对于它们的作用和应用前景正在研究中。干扰素干扰素(interferon,IFN)是一类糖蛋白,它具有高度的种属特异性,故动物的IFN对人无效。干扰素具有抗病毒、抑制细胞增殖、调节免疫及抗肿瘤作用。在抗病毒方面,它是...
...放射疗法效果有时并不可靠。结合手术放射疗法,在临床上应用最多。配合化疗的放射疗法,属于姑息性疗法,通过治疗可缩小肿瘤,减轻疼痛,延长生存期。 ③化学疗法:常用药有氧化氮芥(治疗总量500~1000mg)、环磷酰胺(治疗总量800~12 00mg...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