痘疹传心录》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痘疹著作。十六卷(又有十四卷本)。明·朱惠明撰。刊于1594年。本书师承魏直《博爱心鉴》一书,而在痘疹的分期、辨证、证治等方面又作了进一步的补充发挥。在痘疹著作中是一部较有特色而又影响较大的一种。最后二卷为《慈幼心传》,重点记述小儿杂病证...

http://qihuangzhishu.com/196/3009.htm

太阴病_《思考中医》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273条是太阴病的提纲条文,也是太阴病的病条文,讨论太阴的病,就要以这个病条文为依据。为方便起见,我们还是将它改为病格式,即:诸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皆属于太阴。...

http://qihuangzhishu.com/145/194.htm

少阳病_《思考中医》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提纲条文其实就是病条文,这在太阳及阳明篇中已作过论述,既然是病条文,那它的涵义就关系到整个少阳篇。因此,在这一条上必须多花功夫。为了显示病条文的重要性,我们还是给它一个病格式,就是:“诸口苦,咽干,目眩,皆属于少阳。”...

http://qihuangzhishu.com/145/154.htm

痘疹_《审视瑶函》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痘疹害眼.多因胎毒.或前或后.积热蕴深.或余毒攻侵.自脏达外.致成星翳膜朦.宜分虚实.但以活血解毒而已.活血不致于热.解毒不致于凉.俟靥后治之.虽有目翳.切不可用点药.只宜活血解毒.俟五脏平和.翳当自去.若误点药.则非徒无益.而反害之.即...

http://zhongyibaodian.com/shenshiyaohan/662-8-6.html

脏腑病_《中医基础理论》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脏腑病是疾病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脏腑的正常生理功能发生失调的内在机理。任何疾病的发生,无论是外感还是内伤,都势必导致生理功能紊乱而脏腑阴阳气血失调。因此,脏腑失调的病,在病机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辨证论治的主要理论依据。疾病既已...

http://qihuangzhishu.com/44/125.htm

小儿诸疾_《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小儿疹痘证 小儿患疮疹,其证乍热乍凉,呵欠烦闷,咳嗽喷嚏,耳鼻冷及脚冷,但只恶热,不恶风,浑身热甚者,或发搐或不搐,一向发热者,此乃痘疹也。可与升麻葛根汤、惺惺散、消毒犀角饮。已泻者,不可与他药,只服惺惺散。小儿疮癣证 浑身疥疮及湿奶...

http://zhongyibaodian.com/taipinghuiminhejijufang/635-17-8.html

《肯堂医》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著作。又名《新镌医》。三卷。明·王肯堂撰于1602年。第一卷论述痘疹、惊风的病因、诊断和治法;二-三卷主要阐发或评论历代医家对内科杂病、妇科病疑难病症的治验。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学术见解和临证经验。现存明刻本、《三三医书》及《中国医学...

http://qihuangzhishu.com/191/225.htm

《肯堂医》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著作。又名《新镌医》。三卷。明·王肯堂撰于1602年。第一卷论述痘疹、惊风的病因、诊断和治法;二-三卷主要阐发或评论历代医家对内科杂病、妇科病疑难病症的治验。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学术见解和临证经验。现存明刻本、《三三医书》及《中国医学...

http://qihuangzhishu.com/191/5.htm

《肯堂医》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著作。又名《新镌医》。三卷。明·王肯堂撰于1602年。第一卷论述痘疹、惊风的病因、诊断和治法;二-三卷主要阐发或评论历代医家对内科杂病、妇科病疑难病症的治验。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学术见解和临证经验。现存明刻本、《三三医书》及《中国医学...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749.htm

卷六_《范德诗集》

...编景印旧钞本) 八十犹传隐者名,乾坤未是负先生。无端白帝城边水,欲载哀歌上玉京。(15) 归自馆中闻莺(范德诗集卷六,四部丛刊初编景印旧钞本) 春来羁思不堪,日日瞻星谒禁垣。昨夜归来津口听,娇莺啼断内城园。(15) 友人壁间寒山图(范德...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20290.html

共找到92,56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