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诀歌_《针灸聚英》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春夏先深而后浅.秋冬先浅而后深.随处按之呼吸轻.迎而吸之寻内关.补虚泻公孙是.先浅后深阳数.前后三阳数定.临泣公孙肠中病.脊头腰背申脉攻.照海咽喉并小腹.内关行处治心疼.后 前上外肩背.列缺针时脉气通.急按慢阴气升.急慢按阳气降...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juying/929-11-31.html

郑毓琳和他创立的热凉补泻与针刺八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后,行提插术,似白蛇吐信似一伸一缩。枚针同时上下提插。补法行慢紧插9次,泻法行紧慢插6次。此法治疗中风半身不遂、痹证、四肢麻木等症,针肩髃、曲池、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大椎、脾俞、肾俞、关元等穴。虚证用补,实证用泻法。 6.怪蟒...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1664.html

手诀歌(聚英)_《针灸大成》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春夏先深而后浅,秋冬先浅而后深,随处按之呼吸轻,迎而吸之寻内关,补虚泻公孙是,列缺次当照海深,临泣外关和上下,后溪申脉用金针。先深后浅行阴数,前三后却是阴,先浅后深阳数,前后三阳数定。临泣公孙肠中病,脊头腰背申脉攻,照海咽喉并小腹...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dacheng/1043-8-28.html

针法_针灸疗法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针法是用金属制的针刺激人体上一定的体表部位,以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 【针法】 是用金属制的针刺激人体上一定的体表部位,以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古代有“九针”现代常用的主要有毫针、三棱针、皮内针、梅花针等。...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781.html

阳明病胃家解_《研经言》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灵》所称阳明为行身前之脉者不同。所以然者,药针法异也。读仲景书,勿执他经以疑此论,亦勿执此论以疑他经可已。经于他篇之首,各举病名,独“胃家”三字浑含之者,以见胃象万物所归,无所复传,其部既广,不可单称一二故也,细读之自知。《千金...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jingyan/769-10-8.html

男女肩背红肿疼痛一百七十九_《针灸神书》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肩背红肿痛难当,寒热相传吐强,若是肩 搓战,升阳一次灸无妨。...

http://qihuangzhishu.com/791/203.htm

子午流注针法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辛、丁与壬、戊与癸等,称做夫妻互用。若相合时均无开穴,可取十二经的子母补泻穴,称为子母互用。本法以日期的天干为主,因称纳甲(干);以时辰地支为主的子母补泻配穴则称纳子(支)。参见各该条。②针法著作。承淡安等编。书中阐解子午流注学说在针法...

http://qihuangzhishu.com/196/349.htm

皮肤针法_中医针灸技术_【中医宝典】

...【概述】 皮肤针法是一种多针浅刺人体腧穴或特定部位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针刺。因为它的刺激轻微,又只局限在身体表面,适用于儿童病人,所以还被称为“小儿针”。皮肤针法和其他针法不同点,除了刺得浅以外,叩刺的重点还着重在十二经线和皮部,不仅仅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b36483.html

针法结合腧穴特性_《中医刺灸》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针法补泻除涉及人体功能状态、针灸作用方式外,腧穴选用也是一个因素,《难经》中主要介绍了以五腧穴为基础,依据五行生克的关系,通过配穴的形成而创立的“补母泻子法”和“泻南补北。”补母泻子法《六十四难》根据《灵枢·本输》及阴阳刚柔相济的原理,...

http://zhongyibaodian.com/cijiu/113-19-4.html

序_《荷花史》

...不肖生平读书而于马《史》、屈《骚》之外,又别好传奇野史;或见余而讥之,余固嗔然而莫应也。尝思古人有不得志于时者,每每托为风花雪月之词,以自寄其意;男女思忆之事,以自达其情:此《荷》之所由作也。观乎《荷》之所云,如白莲、映荷、丽荷其人者...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39026.html

共找到269,64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