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全文翻译_道家_【文学360】

...唯独与人不同的,关键在于得到了“道”。 【导读】 老子的生平已难以考察,然而这一章却可以认为是的自我描述。我们可以通过这一章看到老子从事于“道”的研究的执着精神,同时也可以窥视老子生活上的单调和拮据。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一章 【原文】 ...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75.html

老子·德经·第五十五章评析

...表现出用之不盈无所不入的作用。婴儿是人的开端,少年、壮年、老年都以之为起点,但婴儿浑沌无知,与天地之和合而为一。“和”所表示的统一,包含着对立在内,是有永恒性的,所以“知和曰常”。(老子,第69页)老子承认“万物并作”的世界的多样性和...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47.html

老子·道经·第三十二章评析

...,与老子的原意不合。”(引自老子哲学讨论集,第20页)我们知道,道德经里所讲的“道”,就是指物质世界的实体及其变化的原因和规律。“道”是永恒的,既如无名之朴,是极幽微的;而且还适用于新旧转化运动的客观规律。张松如老子的所谓“道”...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24.html

老子·道经·第五章解读

...提出“天志”、“天意”,宣扬天有意志,认为天能赏善罚恶,并有“兼爱 ”精神;孟子更以人性的义理推及天道,“诚者天之道;思诚者人之道。”时至今天,人们还常说 “天理难容”这样的话,可见,传统天命观是如何广泛而深远地影响着我们思想方法。 老子...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795.html

老子·德经·第六十五章评析

...干系,但并不能得出直接的结论。因为就老子的本意来讲,绝对不是为迎合统治者的需要而提出一套愚民之术的。有的学者:“是愿人与我同愚,泯除世上一切阶级,做到物我兼我的大平等,这样自可减少人间的许多龃龆纷争。”(张默生老子第60页)也有学者...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57.html

老子·德经·第七十四章评析

...人民的凶恶形象,故意老子是不主张杀人的,这是断章取义。”(老子新译)我们的想法是:在本章里,老子指出了人民已经被残暴的统治者压迫得不堪其苦了,死都不怕了,何必还用死来恐吓他们?如果不对人民使用严刑峻法,人民各得其所,安居乐世,就会畏惧...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67.html

老子·道经·第三章评析

...而是,统治者不要给贤才过分优越的地位、权势和功名,以免使“贤才”成为一种诱惑,引起人们纷纷争权夺利。 在本章里,老子透露出的人生哲学的出发点,既不讲人性善,也不讲人性恶,而是人性本来是纯洁素朴的,犹如一张白纸。如果社会出现尚贤的风气,...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790.html

老子·德经·第四十七章评析

...之人,是天才的哲人。的意思是,并不是什么事都只有经过本人的实践才能认识,那是不可能的。因此要重视理性认识,间接知识。“不出户”、“不窥牖”这类极而言之的强调手法,从古到今都是普遍应用的。不过,我们的看法是,研究老子,研究道德经,应当深入...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39.html

老子·德经·第八十章评析

...发泄。晋朝时陶渊明写了一篇传诵至今的名篇桃花源记,应该讲,此文显然受到老子八十章内容的影响。这是一个美丽的幻想,同时也表达了对社会黑暗的不满,反映了人民摆脱贫困和离乱的愿望。在这一点上,老子和陶渊明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73.html

老子·德经·第七十五章评析

...老子在这一章里揭示了老百姓与统治者之间的矛盾对抗。从政治上讲,人民的反抗是统治者的苛政和沉重的租税所引起来的,这是,剥削与高压是政治祸乱的最实际的原因。老百姓在这种情况面前,只有铤而走险,毫不畏惧死亡。张松如先生:“本章文显义明,...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68.html

共找到895,25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