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柴胡汤_《医方考》_中医方言书籍_【岐黄之术】

...柴胡(半斤,去芦) 黄芩(三两) 人参(三两,去芦) 甘草(三两) 半夏(半斤,制)伤寒,寒热往来,胁痛,口苦,脉弦者,此邪在少阳经,半表半里也,本方主之。邪在表则恶寒,邪在里则发热,邪在半表半里则恶寒且热,故令寒热往来。少阳之脉行于...

http://qihuangzhishu.com/644/36.htm

疟病脉并治_《金匮要略浅注》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师曰.(疟者.寒热往来之有定候也.虽有三阳三阴之异.而其舍总不外乎半表半里之间.少阳主乎半表半里.其脉必弦.今为之提其大纲曰.)疟脉自弦.(而弦中之兼见者.)弦数者多热.弦迟者多寒.(一隅可以三反也.至于因施治.)弦小紧者.(以其小而知...

http://zhongyibaodian.com/jinkuiyaolveqianzhu/676-6-2.html

中_《伤寒六书》_中医伤寒书籍_【岐黄之术】

...中,按至皮肤之下,肌肉之间,略重按之乃得,谓之半表半里也。然亦有二焉,盖少阳阳明二经不从标本从乎中也。长而有力,此为阳明,有头疼眼眶痛,鼻干不得眠,发热无汗,葛根汤、解肌汤。若渴而有汗不解,或经汗过不解而渴,白虎汤,或加人参;无汗不渴...

http://qihuangzhishu.com/700/12.htm

论方证对应中之内涵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等中医古籍中还蕴藏着另外一种辨证体系,即方证对应的方证体系。方证对应是指方剂与其方指征或者适应症的契合对应。这与辨证论治的思维过程有联系而不雷同。 当前存在一种认识倾向,即认为方证对应与辨证论治本质相同,即辨证论治所辨别的是候,是病机...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6254.html

中医候研究的人工神经网络方法探析_【中医宝典】

...研究不啻为一种可行的方法。 当然,人工神经网络建立的证候模型是否具有强大的推广能力,取决于训练样本的含量以及样本所含信息的全面程度。因此,必须保证训练样本的含量足够大、样本所蕴含的证候诊断信息足够全面,这样才能尽量真实地展示候全貌。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611.html

伤寒秘要脉指法(与琐言大略同)_《伤寒六书》_中医伤寒书籍_【岐黄之术】

...浮,此为表证罢而在中。中者,即半表半里之间也,乃阳明少阳之分,脉又不浮不沉,在乎肌骨之间,谓皮肤之下。然则有二焉∶若微洪而长,阳明脉也,外则目痛鼻干,不眠,葛根以解肌;脉弦而数,少阳脉也,其胸胁痛而耳聋,寒热,呕而口苦,如见此此脉,...

http://qihuangzhishu.com/700/30.htm

中医候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_【中医宝典】

...候是疾病某一发展阶段病因、病理、病位、病势的综合表现,辨证是中医学所独特的认识疾病,诊断治疗疾病的途径和方法。因此,对证候进行深入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1992年以来,我们在原来工作的基础上,承担并完成了“八五”国家...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523.html

疟病脉并治_《医宗金鉴》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半表半里之间,而人之藏则有偏多偏少之异,故其病有热多者,有寒多者,有里多而可下者,有表多而可汗、可吐者,当各随其脉而施治也。周扬俊曰:人之疟,由外邪之入,每伏于半表半里,入而与阴争则寒,出而与阳争则热,故寒热往来,主少阳,谓兼他经则有之,谓全...

http://zhongyibaodian.com/yizongjinjian/337-5-4.html

外阴瘙痒诊断方法哪些更有_【妇科宝典】

...对于外阴瘙痒诊断方法,我们一定要选择最适合的,只有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那么究竟外阴瘙痒诊断方法是什么呢?以下是专家给出的专业的解答。 外阴瘙痒诊断方法: 1.培养法 将阴道分泌物或尿道分泌物加入培养基内,置37℃温箱中培养48小时,每隔...

http://jb39.com/fk/22032.html

论_《医门法律》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舍针而求《内经》,用药之捷法,茫然无可下手矣!予之所以心折仲景,称为百世之师者,每遇一,必出一法,以纬《内经》之不逮,一言当千百言而居其要也。夫人四体安然,外邪得以入而疟之,每伏藏于半表半里,入而与阴争则寒,出而与阳争则热。半表半里者,...

http://zhongyibaodian.com/yimenfalv/625-9-1.html

共找到309,79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