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冷庐医话》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发热有阳陷入阴者,有阳浮于外者。阳陷入阴者,其自阴分达于阳分,与疟相似,而实不同疟,为阴阳交争,此为阳陷于阴,故但不寒,若独用表散药,则药力从阳分而泄,何由入阴分引阳邪而出?用宜孙真人柴胡梅连散,盖以梅连摄柴胡入阴分而出之阳,其邪乃...

http://qihuangzhishu.com/701/25.htm

发皇古义 融会新知——《新安医学精华丛书》评介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黄辉 中医药临床杂志社 由新安王氏医学传承人王键教授领衔编撰的《新安医学精华丛书》,近期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发行。 《新安医学精华丛书》共分10册260余万字,内容涉及新安医家学术、医话、医论、医案、方药、针灸以及内、外、妇、儿、...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0391.html

序_《湖岳村叟医案》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翟竹亭先生,是杞县一位有名望的老中医。他在生前将积累数十年的医疗经验,著之成书,名为《湖岳村叟医案》。这是他一生临床实践的经验总结。从本书的传、跋和医案中,读者可以了解到先生的医学造诣。在这里需要说明的,也是值得学习的有以下两点:一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huyuecunsouyian/1111-4-0.html

辨治面验案二则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服完3剂面及身即退,余症亦随之而除。 按:《灵枢·经脉》“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大肠手阳明之脉……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伤寒论》263条:“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9931.html

益气补血大补药酒_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280g 白酒32L [功能主治] 益气补血。用于气血两亏,倦怠乏力。 [用法用量] 口服,次1015ml,日两三次,温服。 [注意事项] 孕妇忌服。 [资料来源] 《新编中成药》...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6619.html

刘序_《程杏轩医案》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新安程子杏轩,深于医,着有《医案》一书,发明其理甚悉。予因思医书,惟《灵枢》、《素问》最古,虽未敢必为神农氏以后之书,然其为战国时神于是术者之所为无疑也。由是推之,《春秋》左氏传医和医缓诸论说,更推之周官医师食医疡医诸职守,所云阴阳风雨...

http://zhongyibaodian.com/chengxingxuanyian/727-4-0.html

朱宅女眷入血室_《孙文垣医案》_中医医案书籍_【岐黄之术】

...朱宅女眷,经水行,一月不止,每黄昏先寒后,夜遍身疼痛,胸前胀闷不通,必欲大喊叫嘶,用手于喉中斡而吐出痰涎乃宽,今且渴甚,此痰饮疟疾。今饮食不进,夜如见鬼者,乃入血室也。用小柴胡汤加生地黄、丹皮、陈皮、桃仁两帖后,以白术三钱,何首乌二钱...

http://qihuangzhishu.com/668/183.htm

《马培之医案》_中医医案书籍_【岐黄之术】

...书名:马培之医案 作者:马培之 朝代:清 年份:公元1893年 疔毒 血痣 骨槽风 舌菌 牙菌 牙岩 舌岩 舌疳 锁喉毒 盘槽痈 对口 瘰 失荣 乳岩 井疽 蔽骨疽 石疽 疵疽 附骨疽 串臂漏 肛漏 肝痈 附论 肺痈 漫心痈 马刀 肾俞发...

http://qihuangzhishu.com/255/index.htm

李书生医案——气阴耗伤(恢复期)_中医文化中医医案_【中医宝典】

...治疗当养阴润肺,益气健脾,方用沙参麦冬汤加减。方中沙参、麦冬养阴润肺;川贝母、杏仁润肺止咳;生地黄、五味子生津敛肺;柴胡、当归、白芍疏肝柔肝;白术、茯苓健脾益气。 [选自罗和古,曾今真,朱秋俊,等,儿科医案.李书生医案.北京:...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6224.html

《清代名医医案精华》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案著作。秦伯未编。书成于1928年。全书选辑清代叶桂、薛雪、吴瑭、张聿青等二十多位医家约2000条医案,其中以内科杂病为主,兼及他科病证。以医案为纲,以病证为目,分类清楚。可以相互比较、分析出各个医家的学术特点及其在各类疾病的治疗经验。...

http://qihuangzhishu.com/192/1528.htm

共找到126,40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