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上善黄帝内经明堂黄帝内经太素_名家名著_【中医宝典】

...中“手之三阴,从藏走手”的经脉循行方向完全一致,使腧穴理论经脉理论更有机地结合起来,这针灸甲乙腧穴分部排列的顺序显然不同。 杨氏在该书中还对腧穴的五行五输属性、部位、误刺、...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088.html

三阴交穴_下肢内侧穴位_【人体穴位】人体穴位大全

...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铜人腧穴针灸:“孕妇禁针”。 三阴交穴位于内踝尖直上三寸,胫骨后缘。 三阴交穴属 足太阴脾经,系足太阴、厥阴、少阴之会。击中后,下肢麻木,失灵,伤丹田气。 取穴方法 内踝尖上直上3吋,约4指...

http://zhongyibook.com/rentixuewei/287.html

叙_穴汇解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余重表弟山崎子政(善)世以针科仕.朝尤妙手爪之运见为侍医.兼医学教谕.尝语余曰.灵素之外.明堂尚矣.甲乙收而传焉.继之有徐叔向秦承祖甄权等书.俱系于亡佚.是可惜也.宋仁宗仿贞观故事命翰林医官唯一撰定铜人针灸.于是三阴三阳合任督而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jingxuehuijie/912-4-0.html

腹哀穴_胸部腹部穴位_【人体穴位】人体穴位大全

...腹哀穴 Fù āi(SP16),穴名。出针灸甲乙。属足太阴脾经。位于腹部脐上3寸。前正中线旁开4寸处。另说大横上2寸(备急千金要方);大横上3.5寸(铜人腧穴针灸);大横上4寸(针灸集成);腹正中线旁开4寸(针方...

http://zhongyibook.com/rentixuewei/135.html

腧穴学总论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体表的部位。腧“输”通,有转输的含义,“穴”即孔隙的意思。腧穴内经中有“节”、“会”、“气穴”、“气府”、“骨空”、“溪”等名称。甲乙中称为“孔穴”、圣惠方中称为“穴位”。 腧穴针灸施术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559.html

中医词典拼音T:第三篇_中医词典t~w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内容。1923年长沙明道中医学校出版石印本。铜人①指供针灸教学所用铜铸的人体经脉腧穴模型。最早铸制铜人为北宋针灸学家惟一。②书名。铜人腧穴针灸的简称。详该条。桐油中毒病名。因误食桐油出现中毒症状。证见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cidian2057/194-1-3.html

经络的根结、标本气街、四海_经络腧穴_【中医宝典】

...标本、根结、气街、四海的理论在经络的分布和气血运行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经络腧穴上下内外的对应关系,强调了人体四肢头身的密切联系,指出四肢下端的特定穴头、胸、腹、背腧穴的关系,对针灸临床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十二经脉还有标本、根结、气街...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4998.html

针灸_【中医宝典】

...祠以及各种民间传统祭祀活动。在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足臂十一脉灸阴阳十一脉灸、湖北江陵张家山汉墓出土的脉书中均记载有经脉的循行主病。从四川绵阳双包山西汉墓出土的一具黑漆小型木质人形,其体表正背面标有纵横方向的经脉路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558.html

卷七_铜人针灸

...而复始,行年所值者,切忌针灸。 一岁起脐,二岁心。逐岁顺行,周而复始,行所值处,忌针灸。(所录见明堂) 推四时太乙所在,云:“六腑、鬲(按:通作“膈”)下、三藏,应四季。中州其有戊巳日,大禁。太乙所在,忌针灸。” 左足(应立春日其日戊子...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5708.html

针灸甲乙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著作。原名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简称甲乙。皇甫谧撰于259年左右。共十卷,后改编为十二卷,一百二十八篇。本书是将素问(即灵枢古名)和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书分类合编而成。因此它较之黄帝内经的理论体系更为...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327.htm

共找到599,08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