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生平简介_文学家_【文学360】

...扶丧归里。熙宁二年(1069)服满还朝,仍授本职。 苏轼几年不在京城,朝里已发生了天大变化。神宗即位后,任用王安石支持变法。苏轼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在新法施行上与新任相国王安石意见不合,被迫离京。朝野旧雨凋零,...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646.html

梁启超介绍

...回粤路经上海,看到介绍世界地理《瀛环志略》和上海机器局所译西书,眼界大开。同年结识康有为,投其门下,1898年,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著名“戊戌变法”。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合集》,包括影响后世深远《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国历史研究法》、《...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1658.html

汤显祖后世影响

...汤显祖在当时和后世都有很大影响。即使是认为他用韵任意,不讲究曲律评论家,也几乎无一不称赞《牡丹亭》,如晚于汤显祖20多年沈德符说:“汤义仍《牡丹亭》梦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又说他“才情自足不朽”。和沈德符同时戏曲家吕...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784.html

李觏贡献

...。为了拯救北宋积弱局面,缓和社会矛盾,他提出富国、强兵、安民主张,写了《富国策》、《强兵策》、《安民策》各十篇,阐述自己见解。李觏哲学上观点和政治上革新思想,在当时是独树一帜,为稍后于他王安石实行变法进行了哲学理论上准备。...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1647.html

谭嗣同生平

...义愤填膺,坚决反对签订和约,对清政府“竟忍以四万万七千万人民之身家性命一举而弃之”妥协行径极为愤慨。在变法思潮影响下,开始“详考数十年之世变,而切究其事理”,苦思精研挽救民族危亡根本大计。他感到“大化之所趋,风气之所溺,非守文因旧所能挽回者...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441.html

《宋史·王安石传》_诗人_【文学360】

...《宋史·王安石传》 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安石少好读书,一过目终身不忘。其属文动笔如飞,初意不经意,既成,见者皆服其精妙。友生曾巩携以示欧阳修,修为之延誉。擢进士上第,签书淮南判官。再调知鄞县,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贷欲与民,...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144.html

曾巩生平_文学家_【文学360】

...弛坏;去其疾苦,而抚其善良”(《齐州杂诗序》)。由于他思想有一定局限性,因此,对王安石变法有些不同看法。他认为法愈密,则弊愈多。 但是曾巩也不主张死守成法,他对在位者因循苟且表示不满,提出“法者,所以适变也,不必尽同;道者,所以立本也,...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908.html

张仲景影响

...说:“为众方之宗、群方之祖”。“如日月之光华,旦而复旦,万古常明”(《中国医籍考》)。历代有关注释、阐发此书著作很多。特别是注释、阐发《伤寒论》著作,竟达三四百种之多。它影响远远超出了国界,对亚洲各国,如日本、朝鲜、越南、蒙古等国...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2285.html

关汉卿影响

...关汉卿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剧作家,是中国戏曲奠基人。他杂剧,是推动元杂剧脱离杂剧“母体”走向成熟杠杆,是标志戏曲艺术创作走上高峰旗帜,并对后来戏曲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 ...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509.html

水调歌头·落日塞垣路赏析_【古诗文大全】

...文恬武嬉,边备废弛,只能以割地赔款来求得苟安于一时。有鉴于此,词人才会以下计大段讽刺感慨系之,以与上片理想之境构成强烈对比。 值得指出是,联系山谷所处时代背景,他讽刺矛头是直接指向变法。这‘时期诗歌中山谷表现出与当政者断然不合作...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shangxi/3845.html

共找到848,14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