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不留行简介_中药基础_【中医宝典】

...王不留行与穿山甲相伍,大能催乳。《本草纲目》中说:“穿山甲,王不留,妇人服了乳常流。”余治疗产后乳汁不通或乳汁过少,常用《太医院方》的下乳涌泉散。 王不留行与穿山甲相伍,大能催乳。《本草纲目》中说:“穿山甲,王不留,妇人服了乳常流。”余...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a8629.html

清代医事制度以及医学教育_【中医宝典】

...食俸三年,此间,如果工作曲奋慎重,品德正派,即上调太医院,授为御医,其遗缺,由本省习医人内拣送补授。 有一代的医学教育,虽然大体上沿袭宋明以来的制度,但趋向衰弱,不复历代兴盛,具有悠久传统的民间家传与师徒相授成为主要教授医学形式,造就出不少...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704.html

清代医事制度和医学教育_【中医宝典】

...食俸三年,此间,如果工作曲奋慎重,品德正派,即上调太医院,授为御医,其遗缺,由本省习医人内拣送补授。 有一代的医学教育,虽然大体上沿袭宋明以来的制度,但趋向衰弱,不复历代兴盛,具有悠久传统的民间家传与师徒相授成为主要教授医学形式,造就出不少...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733.html

时期我国的中医药教育_中医常识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近代中医教育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晚时期,从清同治元年(1862年)京师开设同文馆、太医院教习厅复设医学馆,至光绪末年各地出现的中医社团组织,为官办医学教育延续及民办中医教育之兴起。 第二阶段北洋政府时期,从民国二年(...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4841.html

《药性通考》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药学著作。八卷。原题太医院手着,实为·刘汉基所撰。约成书于19世纪中期。卷一-六药性考,介绍415种不分类别的药物性味主治,颇多作者的经验与见解;卷七-八集录神效单方,列述黄疸、鼓胀、六郁、痹症等各种疾病的证治。现存刻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95/2845.htm

《药性通考》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药学著作。八卷。原题太医院手着,实为·刘汉基所撰。约成书于19世纪中期。卷一-六药性考,介绍415种不分类别的药物性味主治,颇多作者的经验与见解;卷七-八集录神效单方,列述黄疸、鼓胀、六郁、痹症等各种疾病的证治。现存刻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053.htm

疮疡科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明、时期医学分科之一。明代太医院内共设十三科,其中疮疡独成一科,清代沿袭,也设有此科。疮疡科专门治疗肿疡、溃疡、金疮等疾病。参见十三科条。...

http://qihuangzhishu.com/167/862.htm

标的解释_标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国语辞典 峻脫俗。 唐.柳宗元.為李京兆祭楊凝郎中文:「惟靈標霜潔,馨德蘭薰。」 醒世恆言.卷三.賣油郎獨占花魁:「也有愛標的,聞得他寫作俱高,求詩求字的,日不離門。」 皎潔的月光。 宋.范成大.次諸葛伯山贍軍贈別韻:「標照人寒,...

http://hanwen360.com/c/299745.html

大方脉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中国古代医学分科之一。专门治疗成年人疾病,相当于现在的内科。此科之设始自北宋嘉佑年间(公元1056-1063年),元、明、太医院袭之,在医生配备及学生数量等各方面,此科为最。...

http://qihuangzhishu.com/167/1155.htm

小方脉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古代医学分科之一。幼科的别称,专治小儿疾病,相当于现在的小儿科。唐代已有少小科,宋代开始,儿科称为小方脉。宋以后,元、明、太医院中均设有小方脉科。参见九科、十三科、十一科等条。...

http://qihuangzhishu.com/195/1051.htm

共找到83,13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