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论_《叶选医衡》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遇热即发,甚则溺血,候其鼻色黄者,小便难也。至东垣论肺为生水之上源,肾为主液之元气,若淋而口渴,身热数者,为肺受肝邪热,失其降水之令为气分,宜以轻清淡渗药泻热。若无身热口渴,为血分之候,宜以滋阴浓味药助肾。愚按严氏之意,乃以肾与膀胱本病...

http://qihuangzhishu.com/768/76.htm

辨太阴病并治·伤寒论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太阴中风,四肢烦疼,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 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 太阴病者,可发汗,桂枝汤。 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

http://wenxue360.com/guji/3703.html

辨太阴病并治·伤寒论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太阴中风,四肢烦疼,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 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 太阴病者,可发汗,桂枝汤。 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

http://www.wenxue360.com/guji/3703.html

卷第五 辨阳明病并治法第八_《伤寒论》

...曰:恶寒何故自罢?答曰:阳明居中,土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始虽恶寒,二日自止,此为阳明病也。 本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也。 伤寒发热无汗,呕不能食,而汗出濈濈然者,是转属阳明也。 伤寒三日,阳明大。 伤寒而缓...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5202.html

不同_《医述》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少阴沉,始得之,发热,似乎太阳。有不同者,其热不翕翕然,无头痛。○少阴腹痛下利,与太阴相似。有不同者,太阴不渴,少阴则渴,手足有温、厥之殊。○温病与痉病,皆与太阳相似。有不同者,痉沉细,温病不恶寒而渴。○伤风与中 相似。有不同者,...

http://qihuangzhishu.com/472/105.htm

辨太阳病并治下·伤寒论

... 结胸悉具,烦躁者,亦死。 太阳病,而动数,则为风,数则为热,动则为痛,数则为虚,头痛发热,微盗汗出而恶寒者,表未解也。医下之,动数变迟,膈内拒痛(一云:头痛即眩),胃中空虚,客气动膈,短气躁烦,心中懊憹,阳气内陷,心下因硬,则...

http://wenxue360.com/guji/3700.html

辨太阳病并治下·伤寒论

... 结胸悉具,烦躁者,亦死。 太阳病,而动数,则为风,数则为热,动则为痛,数则为虚,头痛发热,微盗汗出而恶寒者,表未解也。医下之,动数变迟,膈内拒痛(一云:头痛即眩),胃中空虚,客气动膈,短气躁烦,心中懊憹,阳气内陷,心下因硬,则...

http://www.wenxue360.com/guji/3700.html

卷中 黄疸病并治第十五_《金匮要略》

...黄疸病并治第十五:(论二首 十四条 方七首) 寸口而缓,则为风,缓则为痹。痹非中风,四肢苦烦,脾色必黄,瘀热以行。 趺阳脉紧而数,数则为热,热则消谷,紧则为寒,食即为满。尺为伤肾,趺阳脉紧为伤脾。风寒相搏,食谷即眩,谷气...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5247.html

之相兼介绍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缓主太阴脾土之气,有“右关沉缓,土弱湿侵”之说,但于数脉中见湿火之,当以濡数之为切。 《古今医统》:“右关浮数,易饥易饱。”不单主表,亦主虚;右关配脾胃,见于右关,如兼无力,当为虚热为病。虚热在胃,消谷则易饥,胃阴不足,纳食...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02.html

卷第三 辨太阳病并治中第六_《伤寒论》

...弱者,当以汗解,桂枝汤。 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仁汤主之。 太阳病,外未解者,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桂枝汤主之。 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者不愈。为在外,而下之,故令不愈。今,故知在外...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5200.html

共找到259,49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