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无择云∶痈则皮薄肿高,疽则皮浓肿坚,初发并宜灼艾。惟痈脓成则宜针,疽脓成则宜烙,当审察其症, 利其毒,补托其里。然痈疽冠于杂病之首,治失次序,多致枉夭,故集得效灸法,以贻学人,庶不致妄投也。〖愚按〗前症若发热烦渴,大便秘结者,由邪蓄于内...
...取行间、太冲、气海、肾俞或关冲,温灸法灸。滋补肝肾,通调水道,悦色皮肤。 灸法: 方法:取行间、太冲、气海、肾俞或关冲,温灸法灸。每日1次或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功效: 灸此五穴,滋补肝肾,通调水道,悦色皮肤。 灸法: 方法:取气海...
...夫蒸病有五∶一曰骨蒸,其根在肾,旦起体凉,日晚即热,烦躁,寝不能安,食无味,小便赤黄,忽忽烦乱,细喘无力,腰疼,两足逆冷,手心常热。蒸盛过,伤内则变为疳,食人五脏。二曰脉蒸,其根在心,日增烦闷,掷手出足,翕翕思水,口唾白沫,睡即浪言;或...
...燎灸法,是根据祖国医学的经络学说及流传在民间的灯火爆碎法(古代称“神火法”),并综合“一针、二灸、三药”的传统理论,将中药复方粉剂与普通火柴成分相结合,制成燎灸专用“药火柴”,借火力和药力作用,灸灼经穴,以达激发经气,调动体内积极因素,...
...叹息。故备集得效灸法,以贻学人,庶不致妄投也。治初生痈疽发背,神效灸法,累试有验。江宁府紫极观,因掘得石碑载之。凡人初觉发背,欲结未结,赤热肿痛,先以湿纸覆其上,立视候之,其纸先干处,即是结痈头也。取大蒜切成片,如当三钱浓薄,安其头上,用大...
...浓,过食热物,或犯时气大病之后,重亡津液,阳气偏盛,水不胜火,腑脏积热,熏灼肌体,甚则销烁骨髓,是为骨热之病,久而不已,变成骨蒸,日晚发热肌瘦,颊赤口干,日夜潮热,夜有盗汗,五心烦热,四肢困倦,饮食减少。瘥后余毒不解,生犀散主之。团参汤 治...
...仰式图(图)古圣用九针,失传久矣。今人偶用者,不但不谙针法,亦且不熟明堂。至于灸法亦然也。今用银盏隔姜灸法,万无一失。凡欲用此法者,须仿此样为式,四围银片稍浓,底宜薄,须穿数孔,下用四足,计高一分许。将盏足钉在生姜片上,姜上亦穿数孔,与盏...
...-常用灸法 -选用方法与施灸禁忌 -灸法保健的机理 1.常用灸法 (1)艾炷灸。是将纯净的艾绒,放在平板上,用手搓捏成圆锥形的艾炷。常用的艾炷或如麦粒,或如苍耳子。或如莲子。灸时每燃完一个艾炷,叫做一壮。艾炷灸又分直接灸与间接灸两类。 ...
...一、保健灸法的概念在身体某些特定穴位上施灸,以达到和气血、调经络、养脏腑、益寿延年的目的,这种养生方法称之为保健灸法。保健灸不仅用于强身保健,亦可用于久病体虚之人的健康,是我国独特的养生方法之一。保健灸法,流传已久。《扁鹊心书》中即指出:...
...灸法是用艾绒为主要材料制成的艾炷或艾条点燃以后,在体表的一定部位熏灼,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以防治疾病的一种疗法,也是针灸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灵枢·官能》篇指出“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医学入门》也说,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