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针赋》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针灸歌赋名。始载于徐凤《针灸大全》,全名《梓岐风谷飞经走气撮要金针赋》。序言谓此赋出自“梓岐风谷飞经走气补泻之法”,经撮要写成此篇。“首取足,左取右,男女早晚之气,手足经络顺逆之理;次补泻下针,调气、出针之法;末论治驱运气血,...

http://qihuangzhishu.com/169/1646.htm

《金针赋》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针灸歌赋名。始载于徐凤《针灸大全》,全名《梓岐风谷飞经走气撮要金针赋》。序言谓此赋出自“梓岐风谷飞经走气补泻之法”,经撮要写成此篇。“首取足,左取右,男女早晚之气,手足经络顺逆之理;次补泻下针,调气、出针之法;末论治驱运气血,...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787.htm

不治已治未病_《古今医统大全》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滔天之势不能遏;备以防火也,若不以扑灭其荧荧之光,则燎原之焰不能止。其水火既盛,尚不能止遏,况之已成,岂能治欤?故宜夜卧早起于发陈之春,早起夜卧于蕃秀之夏,以之缓形无怒而遂其志,以之食凉食寒而养其阳,圣人春夏治未病者如此。与鸡俱兴于容平之秋...

http://zhongyibaodian.com/gujinyitongdaquan/336-16-7.html

针法(一首以下并出针经)_《医经国小》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先说平针法.含针口内温.按揉令气散.陷穴故教深.持针安穴上.令他嗽一声.随嗽归天部.停针再至人.再停归地部.待气候针沉.气若不来至.指甲切其经.次提针向.针退天地人.先以揉按令其气散.次掏穴定力.重此最好.右手持针.安于穴上.随令患者嗽...

http://zhongyibaodian.com/yijingguoxiao/941-12-13.html

的详细解释_新华字典""字的意思_汉语字典的解释

...·曲礼》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之归海。——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又如:水铫(烧水用的小型器具);水头儿(风波);水湿(水气;潮气);(水臌);水中丞(砚台旁边用来...

http://hanwen360.com/x/6C34.html

针法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将针刺入穴位的方法。又称下针法。常用的毫针进针法,有指压、捻转、夹持、捏起、撑开、爪切等方法。一般要求穿透皮肤时要快,以减轻疼痛感。透皮之后,则须根据刺法要求仔细探取针感。《子午流注针经》:“针入贯速,即入徐出。”...

http://qihuangzhishu.com/169/1736.htm

禁刺(刺禁)_针法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即针法的禁忌事项。其中包括:禁针部位(如内脏部位的深刺、孕妇的腹部、婴幼儿囱门部、禁针穴位等)、酒醉、过飢、过饱、过度疲倦、情绪的激烈变化(大怒、大惊、大恐),以及房事以后等,都不可立刻进行针刺,以免出现晕针和其他异常反应。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jinci_cijin-2430.html

三焦脉_《外台秘要》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滑疾,见开而出,故不得其道,名曰∶漏泄。其则肘掌痛,食先吐而后下,气不续胸膈间厌闷,所以饮食先吐而后下也,寒则精神不守,泄下便利,语声不出,若实则上绝于心若虚则引气于肺。(出第四卷中千金同)千金曰∶三焦病者腹胀气满,少腹尤坚,不得小便...

http://zhongyibaodian.com/waitaimiyao/121-13-15.html

_杂_内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五水分为心水,肝、脾、肺、肾。 【五】 语出《金匮要略.水气脉证并治》。水肿病因五脏受水气的影响,出现不同的证候,分为心水,肝、脾、肺、肾。其主要症状为,“心水”,身重而少气,烦躁不得卧,下阴肿;“肝”,胁下腹部胀满...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6758.html

《时》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时》(公元 1882 年)清.雷丰(少逸)着。八卷。阐述四时的“伏气”、“新感”等急性热病,立法清晰,为有关温热病 重要著作之一。 作者:雷丰 朝代:清 年份:公元1882年 自序 小序 凡例 卷之一 冬伤于寒春必温大意 春温 风...

http://zhongyibaodian.com/shibinglun/index.html

共找到253,20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