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制上,各地都根据自身特点进行大胆尝试。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红十字会太极科技开发服务公司,在发掘土家族养身榻垫传统秘方的基础上,研制成功了一种既符合中医理论又保留民族特色的保健坐垫。其药物选用武陵山区特产的民族药及中草药水蜈蚣、冷水草、山...
...侗族由于没有本民族文字,其历史、文化、医药都靠口传心授,或以长歌形成代代相传,有关医药的文字记载甚少。 (一)古代侗族医药 侗族古歌《玛麻妹与贯贡》记载:"相传古时侗族有个孝子叶贯贡,他母亲生病四处求医,遇医仙玛麻妹,给他母亲治好了病,二...
...8月22日至25日“2008中国回族医药学术研讨会”在银川举行。本次研讨会是由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厅、民委、科技厅联合主办,自治区卫生厅中药管理局、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医院、中医研究员承办。旨在贯彻国家发展民族医药战略,团结...
...为期3天的“中国·贵州·龙里苗医药可持续发展论坛”于9月23日落幕。此次论坛由贵州省科技厅、黔南州政府主办,龙里县政府、中科院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和贵阳中医院承办。 与会专家学者针对当前民族医药产业发展形势,整理报告近年苗医药最新...
...见第五章第五节 ), 说明在土司制度下壮医药是有一定社会地位的 , 这是土司制度对壮医药促进作用的一个方面。 2. 土官对壮医药的重视 土官对壮医药的重视表现在对名医、神医、药王的崇拜和纪念以及对民族医药采取的一些褒奖措施。 清代《宁明州志...
...发展成了具有游牧民族医药特点和地域特点的近代蒙古医药。为保障人民的健康及蒙古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贡献。 ...
...开发过程中。他们投入了十多年的心血,编著的110余万字的《中国瑶医学》和180余万字的《中国瑶药学》,也正式出版发行,结束了瑶医药无理论著作的历史,为我国民族医药发展史增添了新的一页。现在,大庆瑶医院作为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的定点教学医院已正式...
...起死回生,且分文不取,深受群众的爱戴。壮族地区多处修建有"三界庙",现忻城县土司衙门旧址附近仍保存有一座清代修建的"三界庙",常年香火不断。这类关于医药起源的传说,是在科学文化知识落后的情况下,人们对于医药来源的看法,说明壮族医药和其他民族...
...蒙医药作为传统民族医学,具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为各族人民的健康和繁衍生息做出了巨大贡献。 蒙古贞瑞应寺“门巴札仓”(蒙医学院)始建于1702年(康熙41年),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培养造就了4000余名蒙医药人才...
...2002年,民间壮医药通过国内多部门专家鉴定,上升为壮医药学,可以说,它的独立化历史非常短,现在还难以称得上规模。 实际上,目前国内整体民族药产业规模并不大,并且发展不均衡,地区差异大。但近年来部分地区的民族药发展迅速,如藏药、苗药等。 据...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