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广州汉方现代中药研究开发有限公司承担建设的中药提取分离过程现代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日前通过验收,成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建设的全国唯一中药提取分离领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这标志着广东在中药现代化领域抢占了先机。 图:广药集团总工程师...
...、“肠胃”、“血脉”、“血气”、阴阳等生理概念,《内经》确立了以脏腑经络气血为核心的医学理论体系,为后世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临床经验的积累和分科趋势 经验疗法可以上溯到巫医混杂的时代乃至人类形成之初。到春秋战国时期,医疗经验已积累到...
...学生,为云南省医学的发展倾注了很大的心血。其中部分内容台湾著名中医临床家马光亚在其所著《台北临床三十年》已予收录,并认为彭先生的脉法确有可采之处。彭子益创“中医圆运动功”(有动作八式):托球摇臂经络畅,捧球上下通三阳,擒球单举理脾胃,背球俯仰...
...医专校温病教授,因感温病专书向无善本,特搜罗古今医籍,阐发奥蕴,且抒心得,穷源竟委,综合成书,颜曰《温病正宗》。忠虽不知医,然深悉先生医学之精,治病之奇,则其书足为世重可知,兹因付梓,故述其大凡云尔。民国二十四年十一月宁乡周守忠恕安氏谨序...
...王叔和王叔和名熙,汉未至西晋期间高平人,其籍贯一说山东巨野,一说山西高平,后魏高湛《养生方》称王氏“专好经方,洞识养生之道”,唐·甘伯宗《名医录》谓其“性度沉静,通经史,穷研方脉,精意诊切,洞识摄养之道,深晓疗病之说”,近代对王氏是否任晋...
...宣德五年(1430),朝鲜两次派芦重礼等医生来中国,邀请明太医院医生周永中和高文中,质疑并鉴定本国药草的真伪等。我国《医学疑问》载,1617年朝鲜陪臣随医崔顺立等来中国求教医药问题。问答内容由傅懋先撰成《医学疑问》一书。明代,朝鲜对中国医书...
...名词和术语,该书在1858年和1861年进行过两次修订和增补,影响较大,是翻译中国医学术语的第一次尝试。1864年罗存德(LobscheidW.)在香港出版的《英华行箧便鉴》(TheTourists' Guide and ...
...研究医学50余年,博览诸子百家之作,于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著成《医说》十卷,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史传记,享誉医坛,堪称“新安第一代名医世家”。 相传张氏后裔传至明代为嘉靖年间满田张守仁“张一帖”内科,又经明、清两个朝代至张根桂传承衣钵...
...风科,兼习《脉经》、《伤寒论》。(2)针科:必修针、灸、口齿、咽喉、眼、耳,兼习《黄帝三部针灸经》、《龙木论》。(3)疡科:必修疮肿、折伤、金疮、书禁,兼习《黄帝三部针灸经》、《千金翼方》。三科必修的公共课程则是《素问》、《难经》、《诸病源...
...医学研究会编写出版第一部大型参考书《康复医学》起,至1992年自行编写出版约15种,其中较重要的有《中国康复医学》、《中国医学百科全书·康复医学》、《中国传统康复医学》、《实用康复医学》等。翻译或编译书籍十余种,其中较重要的有Rusk的《...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