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魏氏家藏方》椒附香朴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魏氏家藏方》:椒附香朴丸【处方】椒红(炒出汗)2两,附子(炮,去皮脐)2两,苍术(茅山者,米泔浸1宿)2两,干姜(炮洗)2两,厚朴(去粗皮,锉,姜制炒)2两,良姜2两(炒),...
...条文:椒疮风粟睑胞生,多泪难睁摩涩疼,脾经风热粟黄软,脾经湿热椒硬红。□洗后用清脾饮,知母翘军生地风,黄芩元粉黄连桔,陈皮荆芥黑参灵。方剂:除风清脾饮知母 连翘 大黄 生地黄 防风 黄芩 元明粉 黄连 桔梗 陈皮 荆芥穗 黑参各等分右为粗...
...目录 《圣济总录》椒菊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圣济总录》:椒菊丸【处方】蜀椒(去目及合口,炒,取红)2两,甘菊花1两,肉苁蓉(酒浸1宿,切,焙)1两,菖蒲1两,巴戟天(去心)半两,远志(去心)半两,黄耆(锉)半两,附子(炮裂,去皮...
...主要原料:黑木耳15克,圆椒、糖、醋、味精、盐适量。制作方法:将黑木耳用水泡发,洗净去蒂,切成丝,放入沸水锅焯片刻,捞起沥去水分,圆椒洗净,切丝入沸水锅伸片刻,捞出。将黑木耳丝、圆椒丝分别以食醋浸债15分钟后,滤去食醋,加入味精、细盐、...
...目录 《魏氏家藏方》椒巴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魏氏家藏方》:椒巴丸【处方】胡椒200粒,巴豆10粒(去皮膜心,用竹纸10余重出油尽,频频换纸,油尽为度)。【制法】上为细末,醋煮面糊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十种水气。【用法用量...
...目录 《疡科选粹》椒鳖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疡科选粹》:椒鳖丸【处方】胡椒8两,木耳灰6两,归尾6两,土鳖虫120个,乳香1两5钱,没药1两5钱,杏仁1两5钱,桃仁1两5钱,发灰1两5钱,血竭1两5钱,自然铜(醋煅7次)2钱。【...
...目录 《种福堂方》桂麝椒雄膏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种福堂方》:桂麝椒雄膏【处方】桂心1分,麝香3厘,雄黄7厘,川椒7枚。【制法】上为极细末。【功能主治】虚寒疟。【用法用量】纳脐中,外以膏药贴之。【注意】孕妇忌贴。【摘录】方出《种...
...【方歌】椒疮粟疮生胞里,脾胃血热是根苗,粟疮黄软湿易散,椒疮赤硬热难消。【注】此二证生于眼胞之里,虽皆由脾胃血热所致。然粟疮偏于湿盛,故色黄形软,其证易愈;椒疮偏于热盛,故色赤形硬,其疮难消。俱宜服清脾凉血汤,外以清凉圆洗之。若眼皮里有...
...目录 《杨氏家藏方》椒朴健脾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杨氏家藏方》:椒朴健脾散【别名】椒附健脾散【处方】川椒(去目,微炒出汗)1两,厚朴(去粗皮,姜汁制)1两,肉豆蔻(面裹煨熟)1两,诃子(煨,去核)1两,缩砂仁1两,丁香1两,木香...
...椒目是成熟的种子,味苦,性寒,归脾、膀胱经,具有行水、平喘的功效,用于治疗水肿胀满、痰饮咳喘、不能平卧,常与防己、葶苈子、茯苓配伍。 花椒与椒目均来源于芸香科灌木或小乔木植物花椒或青椒,但功效却不相同。 花椒是成熟的果皮,味辛,性热,归脾...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