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面,使这些古代医籍能够刊行流传至今,在中国医学发展史上,其历史作用不可低估。 经校正医书局重修、刊行的医药书籍,现在可知的有: 1、王冰注《黄帝内经素问》,校正后改名为《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2、皇甫谧《针灸甲乙经》;3、张仲景《伤寒论...
...“针所不为,灸之所宜”是我国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灵枢》里的一句话,点出了灸疗的优势。 明朝著名医学著作《医学入门》中称“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足见灸疗在中医治疗方法中的地位与重要性。但是,笔者在与同行交流的时候发现,目前...
...中医院校共同编成《简明中医辞典》,此书于1979年编成,出版后,影响较大,在短短七年间,重复多次,印数达31万册,对于普及中医知识,促进中医学术的普及和提高,有较好的作用,评价较高。于1995年出版了合订本《中医大辞典》,成为我国有史以来最大...
...内,表明多种局部给药方法的运用。《外台秘要》在“脑流青盲眼”(白内障)中提出“……此宜用金蓖决……一针之后,豁然开云而见白日”。这是我国医学著作中关于金针拨障术的最早记载。”杜牧(803~852)《樊川文集》亦记有擅长金针拨障术的两位...
...「概述」 温针疗法是在毫针针刺后,在针尾加置艾柱,点燃后使其热力通过针身传至体内,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此法始见于东汉时张仲景的《伤寒论》。明代杨继洲的《针灸大成》,对此法叙述较详:“其法针穴上,以香白芷作圆饼,套针上,以艾灸之,多以取...
...望亭创办了中国针灸学研究社——中国医学教育史上最早的针灸函授教育机构,并于次年出版《中国针灸治疗学》,申明可为购买图书者免费解答书中疑问,引起读者极大兴趣。研究社迁址无锡后,又先后出版《经穴图解》、《经穴大挂图》、《百症赋笺注》、《经穴歌诀...
...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合称。针法是把毫针按一定穴位刺人患者体内,用捻、提等手法来治疗疾病。灸法是把燃烧着的艾绒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肤,利用热的刺激来治疗疾病。针灸疗法是祖国医学遗产的一部分,也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民族医疗方法。干百年来,对保卫健康,...
...法流注;卷五载金针赋及子午流注;卷六为灸法。书中除收录多种针灸资料外,并附插图,是一部综合性的针灸书。此书为其后杨继洲《针灸大成》的编纂创造了有利条件。现存明刻本等。1949年后有排印本。②即《针灸大成》的文名,见该条。《针灸大成》针灸著作...
...推测,这是针灸发展史上一段比较辉煌的历史,说明在秦汉以前的医疗活动中,针灸医学曾经占有非常显赫的地位。 总体看来,《内经》中有关针灸学的内容可以分类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1)《内经》中对经络理论作了全面的阐述。据其记载,十二经脉之气血相互...
...宋代著名医家陈自明所著的《外科精要》是祖国医学史上最早以外科命名的外科专著。 宋代著名医家陈自明(1190——1270年)不仅擅长妇科,著有《妇人大全良方》一书,而且又精通外科,他所著的《外科精要》(1263年)是祖国医学史上最早以外科...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