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脏腑辨证法治带状疱疹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有肝经疏泄失职,故加用柴胡、赤芍疏调肝经气血。因方中既有黄连解毒汤的苦寒泻火解毒,又有牵正散的辛散通络,故处方中未用泻黄散中辛寒之生石膏;考虑到舌苔白腻,权衡方中寒热药性之比,加用一味利湿清热之泽泻。在门诊有限的时间内,高建忠老师从辨证到选...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4036.html

从治乳腺增生探辨证之内涵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马朝群 江苏省中医院外科 乳腺增生是中青年女性的常见病及多发病。现代医学认为本病与内分泌失调有关,中医学则认为本病属“乳癖”范畴。近年来,众多医家从不同角度均对其发病机制及辨证施治做了大量探讨,但目前对本辨证分型多不统一,存在着...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8237.html

序_《治例》_中医医案书籍_【岐黄之术】

...予自髫年入郡庠,读书之余,有志医术。又恐工夫分用,急务相妨。窃叹此术,自为之固不及耶?州官军。甘州,即汉张掖酒泉郡也。而名医刘宗浓,□□□□□□□□□神方妙术,犹有存者。乃延其后人,礼貌之,恳求之,慨然以《太素脉诀》、《治例》见与。予...

http://qihuangzhishu.com/286/3.htm

中医词典其他:第十五_《中医词典》z~其他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然后分别阐述外感热病、、各科常见证候的辨证施治以及辨证施治的原则性与灵活性等问题。书中强调辨证施治必须首先抓住阴阳失调和邪正斗争这两种矛盾,并应随时掌握疾病的发展而随机应变。末附述试用于肿瘤的一些中草药等。全书力求理论联系实际,论述简要...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cidian2059/196-2-15.html

脏腑辨证_【中医宝典】

...除了上面介绍的八纲、六经、三焦和卫气营血等辨证方法外,中医还常对一些内伤采用脏腑辨证的方法。脏腑辨证,是以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反映于外的不同证候,加以分析归纳,并作为辨证依据的。这种辨证方法的具体内容是:根据脏腑的生理病理及经络...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712.html

中医词典拼音S:第十四_《中医词典》r~s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见于正常人或风寒表证。舌淡白苔薄白,多为阳虚,气血两虚。舌红苔薄黄,气分热初胜。舌苔由薄转厚,反映邪由表入里,病情由轻转重。《辨舌指南》:“苔薄者,表邪初见;苔厚者,里滞已深。”舌苔诊断学名词。又称舌垢。指舌面上的层苔状物。正常舌面上...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cidian2056/193-2-14.html

中医词典拼音S:第十七_《中医词典》r~s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对于伤寒与的医疗观点和辨证治法,注文比较简要,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随文训释或强作解释,可供研究《伤寒论》的参考。1957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伤寒兼证析义》伤寒著作。卷。清·张倬撰。本书所称伤寒兼证,并非单指六经兼证而言,包括...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cidian2056/193-2-17.html

舌苔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诊断学名词。又称舌垢。指舌面上的层苔状物。正常舌面上均有层薄白苔,由胃气所生。外感六淫之邪或七情内伤、食积停饮均可导致舌苔发生变化。观察其变化,可以判断病变的性质、位的浅深、正邪的消长、津液的存亡,是舌诊重要内容之一。察舌苔,主要是...

http://qihuangzhishu.com/193/1768.htm

舌质舌苔辨_《形色外诊简摩》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络也。故舌苔无论何色,皆属易治。舌质既变,即当察其色之死活。活者,细察柢里,隐隐犹见红活,此不过血气之有阻滞,非脏气之败坏也。死者,柢里全变,干晦枯萎,毫无生气,是脏气不至矣,所谓真脏之色也。故治病必察舌苔,而察之吉凶,则关乎舌质也。以下...

http://qihuangzhishu.com/745/46.htm

三焦辨证_【中医宝典】

...三焦辨证 【上焦病证】 【中焦病证】 【下焦病证】 【三焦病证的传变】 三焦辨证是清代医家吴瑭(吴鞠通)在《内经》及叶桂等医家论述的基础上,根据外感温热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创立的辨证方法。 三焦辨证根据温热之邪侵犯人体,导致三焦所属...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808.html

共找到469,18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