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其避退,权用之,次观其能否;既得预察群才,又无独任之谤,使善人得进,长廉让之风;若能行之于今,足为将来永法。”太宗曰:“信如公言,然论者犹有同异,待至京下当别议。” ○太宗谓侍臣天下安宁 太宗谓群臣曰:“为政者,岂待尧舜之君,龙益之佐。...
...纲纪的真谛。一说,三士以勇力出名,无所谓文,“文”当作“又”。这两句诗,似本《庄子·说剑篇》:“此剑上决浮云,下绝地纪。”《庄子》两句都是说剑,这两句都是说勇。“地纪”就是“地基”。 ⑧一朝:一旦。 ⑨晏子:齐国大夫晏婴,历事灵公、庄公、景公...
...《怨思》 1、怨思:士穷而隐处兮,廉方正而不容。 子胥谏而靡躯兮,比干忠而剖心。 子推自割而飤君兮,德日忘而怨深。 行明白而曰黑兮,荆棘聚而成林。 江离弃于穷巷兮,蒺藜蔓乎东厢。 贤者蔽而不见兮,谗谀进而相朋。 枭鴞并进而俱鸣兮,凤皇飞而...
...《肆命》、《徂后》,孔历其名于《伊训》之下,别为之传。此《高宗之训》因序为传,不重出名者,此以训王事同,因解文便作传,不为例也。 高宗肜日祭之明日又祭。殷曰肜,周曰绎。○绎音亦,字书作释。《尔雅》云:“又祭也。周曰绎,商曰肜,夏曰复胙。” ...
...」其後夫自抑損,晏子怪而問之,御以實對,晏子薦以為大夫。 太史公曰:「吾讀管氏牧民、山高、乘馬、輕重、九府,及晏子春秋,詳哉其言之也。既見其著書,欲觀其行事,故次其傳。至其書,世多有之,是以不論,論其軼事。管仲,世所謂賢臣,然孔子小之,豈以...
...臣民,又会犯多大的罪?”曾参听后,说:“我的罪过很大呀!”于是造访孔子而向他谢罪。这件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父母有错,耐心规劝 【原文】或曰:孔子称色难。色难者,观父母之志趣,不待发言而后顺之者也。然则《经》何以贵于谏争乎?曰:谏者,为救过...
...1、《乐羊为魏将》原文-出自《战国策》之《宋卫策》 2、《主父欲伐中山》原文-出自《战国策》之《宋卫策》 3、《中山君飨都士》原文-出自《战国策》之《宋卫策》 4、《阴姬与江姬争为后》原文-出自《战国策》之《宋卫策》 5、《司马憙三相中山...
...外篇第八〔一〕 仲尼見景公景公欲封之晏子以為不可第一〔二〕仲尼之齊,見景公,景公說之,欲封之以爾稽〔三〕,以告晏子。晏子對曰:「不可〔四〕。彼浩裾自順〔五〕,不可以教下〔六〕;好樂緩于民〔七〕,不可使親治;立命而建事〔八〕,不可守職;〔九...
...《景公睹晏子之食菲薄而嗟其贫晏子称其参士之食》 1、景公睹晏子之食菲薄而嗟其贫晏子称其参士之食:晏子相景公,食脱粟之食,炙三弋、五卯、苔菜耳矣。公闻之,往燕焉,睹晏子之食也。公曰:“嘻!夫子之家如此其贫乎!而寡人不知,寡人之罪也。” 2、...
...灵公杀了。 灵公的行为大大激怒了晋国人民。他当然不会有好下场,一个叫赵穿的人终于在桃园杀了晋灵公。可以说是为民除害了。 赵盾虽然忠心耿耿,屡次进谏,却险些被晋灵公所杀。“小人为恶不必谏”,对晋灵公那种人你又何必去劝谏他呢?...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