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吐_《医学心悟》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者,或以桔梗煎汤代之斯为稳当。而予更有焉,予尝治寒痰闭塞,厥逆昏沉者,用半夏、橘红各八钱,浓煎半杯,和姜汁成一杯,频频灌之,痰随药出,则之,随灌随吐,随吐随灌,少顷痰开药下其人即苏。如此者甚众。又尝治风邪中脏将脱之证,其人张口痰鸣,声如...

http://qihuangzhishu.com/657/19.htm

病人先要进行体温测量_就医指南_就医知识_【中医宝典】

...体温,常以口腔、直肠或腋下温度为标准。常用的水银柱体温计有两种,即表、肛表,是由玻璃制成的,一端内装水银,水银遇热后升高的刻度即是体温度数。 测量前:将已消毒的体温计用纱布千,将水银柱甩至35℃以下,并根据病情和年龄选择口腔、腋下或...

http://zhongyibaodian.com/changshi/b11304.html

的解释_一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装满一嘴的量 mouthful 一吃不成个胖子 一(食物) bite 我多一也吃不下了 国语辞典 一人。 漢書.卷九十九.王莽傳下:「一切調上公以下諸有奴婢者,率一出錢三千六百。」 眾同聲。 新唐書.卷一○三.張玄素傳:「天下...

http://hanwen360.com/c/330064.html

刮痧的操作方法及补泻手法_器具手法_【中医宝典】

...分为补法、泻法和平补平泻法。补和泻是相互对立、作用相反又相互联系的两种手法,其与刮力量的轻重、速度的快慢、时间的长短、刮的长短、刮的方向等诸多因素有关。 1.补法 具有以下特点的刮为补法。 (1)刺激时间短、作用浅,对皮肤、肌肉、细胞...

http://zhongyibaodian.com/guasha/a13237.html

口臭的常用诊断方法_五官口腔科臭_【中医宝典】

...到目前为止、尚缺乏诊断的金标准,常用方法有: 1 亲近人的反馈:根据亲人、朋友或配偶的反馈意见来评定。 2 感观感受分析法:该分析方法选择以下6个参数。①全呼吸气味;②言语气味,又称20记数试验;③舌背前区气味,又称舔腕试验;④舌背后...

http://zhongyibaodian.com/wuguan-2/b11584.html

_《痘疹心法要诀》_中医儿科书籍_【岐黄之术】

...锁枭毒伏脾经,或单或双绕唇生,外用针刺燕脂,内服泻黄散即宁。【注】一嘴角有痘一粒,较诸痘独大,板硬无盘,名曰单锁口。两嘴角各有一粒,名曰双锁。又之上下四旁,连串环绕者,亦名锁。此毒拥于脾也。初出急以银针挑破,外以燕脂膏贴之,内服...

http://qihuangzhishu.com/818/52.htm

鳝血_自然疗法_【中医宝典】

...鳝血是用鳝鱼血涂敷患部或滴入耳、鼻内,以治疗某些疾病的方法。 鳝血早在唐代陈藏器所著的《本草拾遗》中就已记载,鳝血“主癣及瘘、断取血涂之。”以后本法应用范围又有扩大,使用方法也有所发展。元代危亦林在《世医得效方》中载有治眼喁斜,取“...

http://zhongyibaodian.com/liaofa/a15548.html

鼻衄的刮痧疗法_百病刮痧_【中医宝典】

...因此手法要轻柔,以不出痧为度,且面部不需涂抹活血剂,通常用补,忌用重力大面积刮,方向由内向外按肌肉走向刮,可每天1次。然后刮前臂内侧孔最穴和手部合谷穴,重刮,出痧。少商放痧,针刺前先推按被刺部位,使血液积聚于针刺部位,经常规消毒后,...

http://zhongyibaodian.com/guasha/a13112.html

酸_酸的原因、酸怎么办_查症状_【疾病大全】

...酸:中医认为,酸多为肝胆之热侵脾所致,这种情况是因为肝胃不和,以致胃酸过多引起。常见人群:多见于胃炎和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http://jb39.com/zhengzhuang/KouSuan340985.htm

痘毒藏脾经说_《吴医汇讲》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不容物,惟土受物则可久,又能植物,又能生实也。按此论最为有识,其云痘毒藏脾,只是太阴经气有未纯处,毒字亦勿太泥。即此知古人保婴用及朱蜜等方逐下秽粪,亦非不见到者。命门藏毒之说,从此无容印定矣。...

http://qihuangzhishu.com/750/58.htm

共找到131,14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