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第四章:郭子仪与鱼朝恩_道家_【文学360】

...掀起一场大风暴,代宗也为了这件事,特别吊唁慰问。郭子仪却哭着:我在外面带兵打仗,士兵们破坏别人坟墓,也无法完全照顾得到,现在我父亲坟墓被人挖了,这是报应,不必怪人。 鱼朝思便来邀请同游章敬寺,表示尊敬和友好。这个时候宰相是元载,也...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12.html

老子第四章:卢杞、李白与郭子仪_道家_【文学360】

...另有一则故事,是在郭子仪晚年,退休家居,忘情声色来排遣岁月。那个时候,后来在唐史奸臣传上出现宰相卢杞,还未成名。有一天,卢杞来拜访正被一班家里所养歌伎们包围,正在得意地欣赏玩乐。一听到卢杞来了,马上命令所有女眷,包括歌伎...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13.html

老子第十一章_道家_【文学360】

...窍妙。因此:“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了解此理,才是真能懂得“利用安身”大法则。后来到了五代,道家神仙才于谭峭,发挥了道家学术思想物化思想,与老庄学说合流,写了一本名著化书。其中有关物理之际,有无之间妙用,阐发得隽水...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32.html

十 我国古哲学含有力学原理_厚黑学

...牛顿更进一步;老子之后,出了一个庄子,学说,也比老子更进一步。庄子虽极力推尊老子,然而却不甘居老子篱下,你看天下篇所说,俨然在老子之外独树一帜,这是自信比老子更进一步,才有那种说法。 庄子学说,与爱因斯坦酷似,所异者,一个谈物理,...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4238.html

老子·道经·第十六章评析

...“致虚”必“守静”,因为“虚”是本体,而“静”则在于运用。司马迁:“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史记·太史公自序)这是很扼要概括。“静”与“动”是一对矛盾,在这个矛盾中,老子着重于“静”而不是“动”,也不否定“动”作用。再说“归根...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07.html

老子·德经·第五十八章评析

...哲学史中,从周易以降,即有辩证法思想,但用一般规律形式把它表达出来,这还是老子贡献。但是,老子还没有把客观辩证法作为自然界和社会中的最一般规律提出来。除此之外,老子辩证法思想还有很多严重缺点,对形而上学思想作了很大让步。...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50.html

老子道德经全文翻译_道家_【文学360】

...宽容,好像不清浊水。谁能使浑浊安静下来,慢慢澄清?谁能使安静变动起来,慢慢显出生机?保持这个“道”人不会自满。正因为从不自满,所以能够去故更新。 老子道德经第十六章 【原文】 致虚极,守静笃①;万物并作②,吾以观复③。夫物芸芸④,...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75.html

老子·道经·第四章评析

...在本章里,老子通过形容和比喻,给“道”具体作以描述。本来老子认为“道”是不可以名状,实际上“道可道,非常道”就是“道”一种写状,这里又接着描写“道”形象。 老子,道是空虚无形,但它所能发挥作用却是无法限量,是无穷无尽而且永远...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792.html

老子·德经·第七十四章评析

...人民凶恶形象,故意老子是不主张杀人,这是断章取义。”(老子新译)我们想法是:在本章里,老子指出了人民已经被残暴统治者压迫得不堪其苦了,死都不怕了,何必还用死来恐吓他们?如果不对人民使用严刑峻法,人民各得其所,安居乐世,就会畏惧...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67.html

老子集注在线阅读

...普遍认为老子是一部晦涩书。 理解这部困难最好就是“逐字逐句”地去读它。也就是说,从基础基础作起。 人们指责,这种或许是愚蠢方法在某种程度上简直就是在开玩笑。因为年代久远,令你百思不得其解某个字、某个词或某句话可能根本就是...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130.html

共找到1,177,12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