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为首选药。剂量70mg或1.0~1.5mg/kg,用5%葡萄糖液20ml稀释后缓慢静脉推注,注射时间应大于5min,通常在5~7min。如无效,在15~20min后可重复应用一次,多数患者使用70~140mg即有效。普罗帕酮(心律平)...
...%以上。本文通过检测血清抗Hp抗体IgG阳生的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治疗前后抗Hp抗体变化,探讨其在临床诊疗中的应用。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经胃镜确诊断为胃或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行粘膜组织培养或/和涂片检测Hp阳性,同时采用间接酶联免疫以...
...等其他抗心律失常药多无效。 2.右室IVT 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尚无统一方案,可选用维拉帕米(异搏定)、普罗帕酮(心律平)或普萘洛尔(心得安)等,药物作用的个性差异较大。对药物治疗无效,症状明显的患者可采用导管射频消融术。 3.儿茶酚胺敏感性...
...有以下几个方面:①终止发作:A.直流电转复;B.食管心房调搏术;C.抗心律失常药:胺碘酮、普罗帕酮(心律平)等。②维持治疗:当药物或电转复为窦性心律时,需服胺碘酮、普罗帕酮(心律平)等药物以维持疗效。③采用导管射频消融术或外科手术可达根治...
...不同的治疗方法如药物、电除颤、射频消融或安装起搏器等,纠正了心律失常,便可维持正常或接近于正常的血液循环状态。 (2)减轻或消除症状:多数心律失常的病人有一定的症状,包括心悸、胸闷、心前区不适、无力等症状,甚至因此而影响睡眼、工作、休息及...
...在便携式记录装置记录24~72h日常生活情况下的心电变化回放至计算机分析处理后的心电图。它弥补了常规心电图时间受限的缺点,还能捕捉偶发的心律失常。 (1)DCG的正常范围。 ①心率(bpm)范围:69~89次/min;醒时最高心率:100~...
...,为引起心源性猝死的危险因素之一。现有大量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复杂性及不断增加的副作用以及导致心律失常的问题,使临床医生对患者选择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时往往采取慎重态度。 仲小玲将132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8例,对照组54例,两组均给予...
...血栓形成或栓塞是导致心、脑和外周血管疾病患者发病及死亡的重要因素,因而抗栓治疗在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如何正确使用抗血小板及抗凝药物,以及用药后如何有效监测是临床工作者需要关注的问题。只有更好地掌握用药适应证、了解药物作用...
...%的易发生猝死的患者该如何防治?于波教授谈到,临床上当危及患者生命的恶性心律失常发生时,药物治疗通常难以迅速起效,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电击复律。除了传统电击方法外,通过自动体外除颤器(AED)或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可以及时挽救多数...
...心脏性猝死一级预防的效果。在多中心自动心脏复律除颤器植入试验(MADIT)中,对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心肌梗死后左室功能差以及电生理检查时可诱发出用普鲁卡因胺不能抑制的室性心动过速患者,ICD比常规抗心律失常药物更有效。但最近报道的冠状动脉...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