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医学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的状况使医生的社会地位相应提高。明代交通发展信息传递日益进步。医学家向大城市集中且得以负笈四方以拜名师深入民间作实际考察。再加上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为医学经验积累和传播医学理论深化创造了有利条件。明代医家中世代业医甚多他们或...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33.htm

《格致余论》--我国最早的医话专著 _医药之最_【中医宝典】

...我国最早的一部医话专著是元代著名医学家朱震亨(128l-1358年)所著的《格致余论》。 《格致余论》撰写于1347年因“古人以医为吾儒格物致知之一事”(本书自序)遂以《格致余论》为书名。书中共载医论41篇着重阐述“阳常有余阴常...

http://zhongyibaodian.com/yiyaozhizui/a11216.html

我国加盟国际研究承担三十多项全球项目_【中医宝典】

...诸骏仁教授介绍多国多中心研究由国际著名学术委员会如欧洲高血压学会等发起它们遴选实验者十分严格:足够的病人量、高水平的试验医院及医生并在项目研究节点和结束时进行考评。据悉我国在历次考评中都名列前茅。 在新药临床研究“联合国”中我国作出...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489.html

清代的戒烟医案_【中医宝典】

...自明代万历年间烟草从菲律宾传入中国有淡巴菰、相思草、金丝醺等诸多称谓。当时著名医家张景岳将其收入《本草纲目拾遗》中指出烟草“耗肺损血世人多阴受其祸而不觉”并列出烟草损害人体脏腑的六种病证。他举例说友人张寿庄每日晨起咳吐浓痰...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064.html

历史上的中外医学交流_【中医宝典】

...以外还在波斯等国逗留了很长一段时间。东汉时著名的班超也曾出使西域为广泛开辟东西方之间的通道作出了杰出贡献。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就是这一时期留下的光辉业绩。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西域的药物和东南亚各国的医药开始陆续传入我国。根据记载...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800.html

我国生物医药技术仍需加大创新力度_【中医宝典】

...一定的发展但仍存在不足之处最突出的问题是创新仍显不够。 第四军医大学细胞工程中心、国家“863”计划西安细胞工程基地陈志南教授和著名基因治疗研究专家、深圳赛百诺基因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彭朝晖博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都强调我国的生物制药在上游...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1461.html

明代医学著作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姓名、年龄、体质、症状、诊断和治疗故述较完整理法方药亦相契合。案或详于证或详于因或详于治均有依据。在一些医案后并加有案语阐发己见。本书为我国第一部医案专著。既是明以前著名医家临床经验的总结也是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密切结合的典范...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5-10.html

古今医家运用鲜药经验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编者按:鲜药清热养阴之力优于干品临床不仅用于一般疾病还用于疑难危重症。历代著名医家如张仲景、葛洪、孙思邈、李时珍、张介宾、叶天士等临床应用鲜药都积累有丰富经验。鲜药在治疗外感疾病、皮肤病和疑难杂症中有良好的作用应用前景可观我们应...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69065.html

明代医家倪士奇和他的《两都医案》_医药典故_【中医宝典】

...《两都医案》两卷明代倪士奇撰。因其上下卷分载的是在北京和南京的治案分为北卷和南卷故尔又称“南北医案”。 刻于明亡之前。孤本现藏于浙江图书馆。 作者倪士奇字复贞今江苏镇江南徐人。其先祖在宋室南渡时即为京口之名医。宋元明三朝世代承传...

http://zhongyibaodian.com/diangu/a11051.html

冬令养肾以御寒_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有句名言:“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对于肾之阴精渐衰的老人冬天可配食鳖、龟、藕、木耳等护阴之品。冬令饮食不可过咸因咸味入肾致肾水更寒有扰心阳。另切忌寒凉食品以免“雪上加霜”折伤元阳...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4396.html

共找到811,51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