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和产业基础,吉林基地地处东北亚中心地带,具有在我国率先推进中药国际化的基础条件,拥有加快推进中药国际化的优势。希望吉林基地在“十一五”期间,统筹谋划、重点突破,大力推进中药国际化,建设成北药区域发展的中心。 2007年科技部将列专项资助...
...在第十五届世界药理学大会上,设在新加坡的诺华热带疾病研究所,以大会壁报的形式,介绍了以登革热病毒NS3蛋白酶为定向靶标的新药开发进展。这些进展表明,多项突破性成果为早日完成治疗登革热的高效药物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科研基础,相关论文已经发表在...
...近年来,彝医药研究一方面在发掘整理方面向广度发展,同时也在实验和临床应用方面向深度开展,并已取得一定成就。一些效果独特的药物经过系统深入的实验室工作,已研制成新药投入生产,并在临床获得满意疗效。如:四川凉山发掘的彝药“木谷补底”,经原植物...
...我国正加紧中药标准规范技术体系研究,建立质控标准。记者1月8日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获悉,建立中药标准规范技术体系研究已在科技部立项,并获得较大的经费支持。 建立中药标准规范技术体系研究主要包括六个方面:第一,建立中药材资源与生产标准的...
...控制、药性重复性差以及难以在分子水平阐明药理作用和作用机制。因此,我国应利用丰富的天然中药多糖资源,借助现代科技加强多糖生物学的基础研究,加快多糖工程的开发应用,以优先投入的战略攻克多糖研究关键技术,从而推动多糖的中药现代化研究,争夺...
...历时4年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大专项课题“含马兜铃酸中药安全性研究”,日前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广安门医院,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和天津中医学院完成,并顺利通过了专家组验收。 在上个世纪末期,关木通、广防己所含马兜铃酸体内代谢过程与其他...
...和考证,是向历史要药的一条途径;另一方面,从佛教医学的思路去继承、发掘,不仅《大藏经》中保存有珍贵资料,在寺院僧医确有特殊经验。从医药史中寻找资源(有效药物)是普查中其它方法不能代替的。对地理总志、方志、医案、游记等历代文献进行普查,定会有...
...基因引起。从以上三个得病基因类型可以看出人类所有疾病都与基因有关,一旦基因受损则将百病缠身。在我国12000种植物药里可望研究开发出现代化中药基因药。 开发基因中药,为人类健康做出贡献 自从DNA重组技术诞生以来,作为现代生物技术核心的基因...
...,同时也对人类的健康带来威胁。据统计,我国作为第二大禽类制品生产国,2006年肉鸡进口量却达到46.53万吨,出现这种现象,主要与我国的肉鸡制品质量低有关。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传统中药研究的深入,对其应用于肉鸡生产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中药...
...学术会议,推动了世界民族植物学研究领域的发展。现在充满着蓬勃的生机,日益成熟,并开始发挥它自己在各地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巨大的作用。 2 在当前我国开展民族植物学研究的重要意义 2.1 民族植物学的根在中国 民族植物学在80年代才引入中国,在此以前...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