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最早似出于《后汉书·郭玉传》“医之为言意也。”《旧唐书·许胤宗传》也载:“医者意也,在人思虑。”强调行医治,贵在思考。此语原无可异议,但由于后世某些江湖术士的行为,使人产生了误解。据清代医家毛对山的著作中载:“古人用药,每取形质相类,性...
...谈到经典的特殊,以及它与现代的差别,我们可以作一个很形象的比较,就是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的关系。大家可以感受一下,古典音乐与流行曲在现代是一个什么情况?我们可以设置一个问卷,在年轻人当中,甚至扩大到整个人群中去调查,看喜欢流行音乐的有多少?...
...繁衍生息而发展。即使是在西医高度发达的今天,也有众多患者得益于中医,因而信奉中医,崇拜中医。 古老的祖国医学何以有如此魅力,让越来越多的各种肤色的人心悦诚服,趋之若鹜?走近中医,以理智去思考,用心去感受,你方能感悟到中医的灵光。它的理论如海...
...之齐;凡疗疡,以五毒攻之,以五气养之,以五药疗之,以五味节之。”疡医相当于外科医生,专管治疗各种脓疡、溃疡、金创、骨折等。疡医在宫廷医生中地位低于食医、疾医,属下士。兽医,下士四人,掌疗兽病,疗兽疡,凡疗兽病灌而行之。兽医主要治疗家畜之疾病...
...已是“凤毛麟角”,后继乏人了。 现在农村医疗卫生事业迅速发展,但是存在“重西医,轻中医”的问题,有的地方甚至全被西医垄断。在农村,不用说找个过去那样的“名老中医”,就是去找个不开一片西药的“纯中医”号脉,也不见得是一件容易事。这种境况的改变...
...》中,后经日人山本成之助日译在东京出版,1957年第三次修订出版,内容更加丰富,各版次或有多次印刷,影响国内外中国医学史研究甚巨。继而则有王吉民、伍连德合著的《中国医史》(英文版,1932年),李涛《医学史纲》(1940),中国医史研究在...
...命理学家雨扬居士曾经在电子媒体上,谈到自己以放血疗法作为美容养生的方法之一,并说到种种神奇的功效。究竟放血的效果何在?引起大家的好奇! 雨扬居士说,第一次接触放血疗法是在十余年前向朋友学习中医时,但真正体验到它的功效,是在朋友为失眠病患在...
...卒于1951年,享年66岁。绍兴人,民国时期的医家。祝氏世代业医,弱冠进蜀,问业于蜀中名医刘雨笙,继进军医学校学医,并随石田博士东渡日本,业成回国,医名大振。主张“吸取西医之长,以改进中医”,是中西医结合的先驱人物。沪上名医陈苏生(绍兴市人...
...而转过来学中医,教授不做,反而来做学生。这个经历对我们这些本来就学中医的人应该有所触动。我们许多人是被迫学中医,是在痛苦中学中医,而不是有幸能学中医,这个对比太鲜明了。我在泸沽湖给他们做了十多天的讲座,听讲的这帮人有双博士、有硕士、有本科生...
...,教学时文医兼授,弟子中日后有多人以医为业。1885年,他治愈邑中名医高鲁轩、毛仙阁束手的危重症,颇受二人称道,自此应诊几无虚日。然而,1911年前,仍以训蒙、教书为职业。1893年第二次参加秋试再次落弟后,张锡纯开始接触西医及其他西学。...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