痈疽灸法论_《外科精要》_中医外科书籍_【岐黄术】

...陈无择云∶痈则皮薄肿高,疽则皮浓肿坚,初发并宜灼艾。惟痈脓成则宜针,疽脓成则宜烙,当审察其症, 利其毒,补托其里。然痈疽冠于杂病之首,治失次序,多致枉夭,故集得效灸法,以贻学人,庶不致妄投也。〖愚按〗前症若发热烦渴,大便秘结者,由邪蓄于内...

http://qihuangzhishu.com/839/6.htm

针灸中常用灸法_针灸常识_【中医宝典】

...有利于热力的渗透。然后,在施灸的穴位处涂以少量的葱、蒜汁或凡士林,以增强粘附和刺激作用。艾炷放好后,用线香将点燃。每灸完一壮,以纱布蘸冷开水抹净所灸穴位,复按前法再灸,一般可灸7~9壮。 3.敷贴药膏:灸治完毕后,应将局部擦拭干净,然后在施灸...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295.html

艾灸器灸法_器具技法_【中医宝典】

...艾灸器灸,指用特制的灸器盛放点燃的艾绒在穴位或特定部位上进行熨灸或熏灸的一种方法。 用艾灸器施灸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晋代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卷三》就有记载,“取干艾叶一斛许,丸,内瓦甑下,塞余孔,唯留一目,以痛处着甑目,下烧艾以熏...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099.html

灸法的研究进展_【中医宝典】

...摘自《国外医学》 文/高荣慧 齐淑兰 灸法多用于家庭预防保健中,对其研究少于针刺,灸法对机体的作用及其机理尚不十分清楚。因此,日本有关专家认为有必要重新认识灸法。1灸法的基础研究概况 以论文标题中所含的“针”为关键词检索到文献 22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496.html

灸法_【中医宝典】

...姜片或蒜片(或蒜泥),放于穴位,上置艾柱。 ③点燃后待病人感灼热时即更换艾柱,连灸3~5壮。 ④脐部也可敷食盐后,置艾柱灸,称隔盐灸,或在穴位放其它药物如附子片等,统称间接灸法。 4、艾灸护理 (1)行艾灸时,须注意病人保持舒适体位,以免...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299.html

灸法早晚次序歌_《刺灸心法要诀》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灸法温暖宜于午,上下阳阴先后分,脉数新愈不宜灸,欲灸三里过三旬。〖注〗凡灸百病,原为温暖经络,宜在午时阳盛之时,火气易行,必发上下先后∶上下经皆灸者,先灸上,后灸下;阴阳经皆灸者,先灸阳,后灸阴。若脉数有热,新愈气虚,俱不宜灸,恐伤气血。...

http://zhongyibaodian.com/cijiuxinfayaojue/772-11-33.html

灸法保健_【中医宝典】

...1.常用灸法 (1)艾炷灸。是将纯净的艾绒,放在平板上,用手搓捏成圆锥形的艾炷。常用的艾炷或如麦粒,或如苍耳子。或如莲子。灸时每燃完一个艾炷,叫做一壮。艾炷灸又分直接灸与间接灸两类。 所谓直接灸,即是将艾炷放在腧穴上施灸。根据灸时有无烧伤...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737.html

艾卷(艾条)_灸法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用粗制艾绒卷成圆柱状,长20公分,直径1.2公分,是灸法中常用的一种材料。每支艾卷重约10克,可燃烧1小时左右。此外,也有在艾卷中掺和某些药品的,叫“药物艾卷”可参见该条。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aijuan_aitiao-799.html

灸法_《证治准绳·疡医》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术】

...后两脚勿灸。若尽灸,不惟火气壅聚,彼毒无所走散,又攻入里也,或辨认不明,以白芷(三分) 汉椒 桑白皮(各一分) 连须 葱白(十片)上取新水煎汤,入酸醋半盏,淋洗,少顷,其筋自现,可以辨验头尾。神仙隔蒜灸法 治一切痈疽肿毒,前论言详矣。凡...

http://qihuangzhishu.com/570/34.htm

坐点坐灸法_《炙膏肓腧穴法》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术】

...如前耳。如日灸五十壮,累至数百为佳。《千金方》云∶灸六百壮,至千壮,当觉气下砻砻然如流水状,亦当有所下,其治疾效甚众且敏(有上气喘满,实时平减者,有妇人经候不通已八月,灸两日而下者,如此之类甚多。)穴至在上而最能下气,非它穴药石之比,而又...

http://qihuangzhishu.com/910/10.htm

共找到405,77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