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症_《症忌宜》_中医方言书籍_【岐黄之术】

...诸痉强直,积饮痞膈中满,霍乱吐下,体重 肿,肉如泥,按之不起,皆属于湿。经云∶地之湿气,感则害人。皮肉筋脉,故其病筋骨疼痛,腰重痛,不可转侧,身重四肢不利。湿在上,病呕吐头重胸满。湿在中,腹胀中满泄泻。湿在下,足腔跗肿,脚气疮久不愈。忌...

http://qihuangzhishu.com/897/13.htm

瓯越燔湿_医药史料_【中医宝典】

...医学理论,都充满着浓郁的地方特色。 温州,历来是传染病流行的地方,由于医生和病家对疾病认识不清,发病时习惯于选用“圣散子”,结果是生灵涂炭,导致大批病人死于非命。“圣散子”系由温热组成,是治疗寒疫的名方。(苏东坡对其非常推崇,曾著文认为:在...

http://zhongyibaodian.com/shiliao-2/b34730.html

处的解释_处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到处,各处 everywhere 这个乡处都有人发了财...

http://hanwen360.com/c/359233.html

湿门_《医方考》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防、 、独、芎、蔓诸风以治之。以风而治湿,如卑湿之地,风行其上,不终日而湿去矣。又曰无窍不入,惟风为能,故凡关节之病,非风不可。用甘草者,以风悍燥,用以调之。此之谓有制之兵也。甘草附子汤炙甘草 白术(各二钱) 附子(一钱五分,炮)...

http://zhongyibaodian.com/yifangkao/644-5-5.html

阳气发泄民病温者为温病夹湿者为湿温温热湿温何者为分别何者为证据试详其说_《张聿青医案》_中医医案书籍_【岐黄之术】

...也干而枯,其脉也洪而大。迥不若湿病于多日之后,依然凛寒湿之郁遏,里热而表不甚热。其烦也,闷甚而非热甚,热则伤津,亦必索饮,而中究多湿饮不过沾唇,湿性善凝,特喜热饮以开凝结。其神昏也梦寐迷沉,其溲也赤而浊,其便也泄而不注,其秘也结而不燥,...

http://qihuangzhishu.com/612/113.htm

湿粉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目录 《朱仁康临床经验集》收湿粉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朱仁康临床经验集》:收湿粉【处方】铅粉310克 松香末310克 枯矾310克 五倍子末150克【制法】上药研成细末,调和。【功能主治】收湿止痒。治湿疹渗水多者。【用法用量】用时...

http://zhongyaofangji.com/s/shoushifen.html

辨痉湿暍脉证·伤寒论

...伤寒所致太阳,痉、湿、暍三种,宜应别论,以为与伤寒相似,故此见之。 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痉。太阳病,发热汗出,不恶寒者,名曰柔痉,太阳病,发热,脉沉而细者,名曰痉。太阳病,发汗太多,因致痉。 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

http://wenxue360.com/guji/3697.html

辨痉湿暍脉证·伤寒论

...伤寒所致太阳,痉、湿、暍三种,宜应别论,以为与伤寒相似,故此见之。 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痉。太阳病,发热汗出,不恶寒者,名曰柔痉,太阳病,发热,脉沉而细者,名曰痉。太阳病,发汗太多,因致痉。 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

http://www.wenxue360.com/guji/3697.html

湿_中医药书籍汇集【中药材大全】

...《本草求真》泻湿湿与不同。者。受湿无多。止用甘平轻淡。使水缓渗。如水入土。逐步渗泄。渐渍不骤。泻湿者。受湿既多。其既须甘淡以利。又须咸寒以泻。则湿始从热解。故曰泻湿。然泻亦须分其脏腑。如湿在肺不泄。宜用薏苡仁黑牵牛车前子黄芩白薇之类。...

http://zhongyaocai360.com/zhongyao/xieshi.html

湿的详细解释_新华字典"湿"字的意思_汉语字典湿的解释

...之溼以为之柔。——《考工记·弓人》。注:“溼,犹生也。字多以濕为之。” 濕,濕水,也东郡东武阳入海。从水,濕声。 桑钦云,出平原 高唐。——《说文》。按,本指水名,假借为濕。 是犹恶湿而居下也。——《孟子·公孙丑上》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

http://hanwen360.com/x/6E7F.html

共找到263,75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