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隐性感染(Inapparent infection)当机体有较强的免疫力,或入侵的病原菌数量不多,毒力较弱时,感染后对人体损害较轻,不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称隐性感染。通过隐性感染,机体仍可获得特异性免疫力,在防止同种病原菌感染上有...
...卫生部颁发的诊断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于2003年5月3日修订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临床诊断标准(试行)。 1.流行病学史 (1)与发病者有密切接触史,或属受传染的群体发病者之一,或有明确传染他人的证据。 (2)发病前2周内曾到过或...
...痊愈后所获得的免疫力较低,因此可发生重复感染,也就是再次接触细菌污染的物品后还可患病,不像病后能产生明显免疫力的某些疾病,如麻疹、水痘等,终生只患一次。 因此可以说,急性(卡他性)结膜炎具有发病急、流行快、传染性强等特点,不容忽视,否则将造成...
...哮喘是美国儿童常见慢性病之一。美国研究人员最新发现,儿童哮喘可能与婴幼儿早期的耳部感染有关。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研究人员调查了7538名儿童,详细记录了这些2~11岁儿童的病史及其父母的人口统计学信息。调查结果发现,出现过多次耳部感染的...
...肠毒素。吞入大量死菌不引起发病,提示沙门菌感染皆由活菌所致。病原菌在肠道中繁殖,产生局部炎症,使结肠黏膜充血、水肿、炎症渗出,严重者可引起出血、糜烂和溃疡。当沙门菌到达黏膜下固有层时,若其固有层防御系统功能相对不健全,则沙门菌可进入血液循环,...
...据此认为:吸烟可以防治非典。一些地方的单位甚至将香烟作为防治非典的物品发放给职工,一些原本不吸烟的人也因此开始吸烟。 对此,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二院呼吸内科主任、流行病学调查也正在进行中,因此还没有足够的调查数据能够说明吸烟可以预防非典型肺炎。...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都是传染源。患者一般在发病前后1~2周自咽部排出病毒,发病后3~5周从粪便中排出病毒,疱疹液中含大量病毒。较大儿童和成人感染后多不发病,但能够传播病毒,也就是所谓的带毒者、隐性感染者。 记者:手足口病是通过什么途径传播的? ...
...物的接触传播,但是哪怕感染了这些病原体,只要自身免疫力健全,就不会得肺炎。往往是机体抵抗力下降时,病原体才会乘虚而入,使人发病。 具有传染性的肺炎很少,如“非典”、炭疽、肺鼠疫,这类肺炎由病毒引起,传染性非常强,是国家严控的一类传染性疾病。...
...病毒成分拼凑成的混合体。分析还发现,编码非典病毒刺突蛋白的基因与感染猫的腹膜炎病毒基因在核苷酸序列上高度一致,但其中一段包含约200个碱基对的区域在构成上又与鸟类病毒基因序列非常相似。 生物体通常能够识别出绝大多数冠状病毒的刺突蛋白,并将其...
...(一)传染源 早期病人和隐性感染者。病毒存在于患者唾液中的时间较长,腮肿前6天至腮肿后9天均可自病人唾液中分离出病毒,因此在这两周内有高度传染性。感染腮腺炎病毒后,无腮腺炎表现,而有其它器官如脑或睾丸等症状者,则唾液及尿亦可检出病毒。在大...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