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舌_《医学真传》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一二日,舌上无苔,至三四日食不入,舌反有苔?则有食有苔之说,可知其讹谬矣。方书辨三十六舌,张大繁言,毫无征验。世医不知此属伪言,临病施治,执以为信,非所以救之,适所以害之矣。夫平人之舌本无苔,微有苔者,不过隐隐微微,淡白、淡黄之间耳!惟三焦...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zhenchuan/858-29-0.html

胃腑脉论_《备急千金要方》_中医方言书籍_【岐黄之术】

...剽悍滑疾下焦下溉泄诸小肠。此肠胃所受水谷之数也。平人则不然,胃满则肠虚,肠满则胃虚,更满更虚。气得上下,五脏安定,血脉和利,精神乃居,故神者水谷精气也。五脏不足调于胃,故肠胃之中,当留二斗四升,水一斗一升,故人一日再至后(《甲乙》作圊),...

http://qihuangzhishu.com/221/1107.htm

胃腑脉论_《备急千金要方》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剽悍滑疾下焦下溉泄诸小肠。此肠胃所受水谷之数也。平人则不然,胃满则肠虚,肠满则胃虚,更满更虚。气得上下,五脏安定,血脉和利,精神乃居,故神者水谷精气也。五脏不足调于胃,故肠胃之中,当留二斗四升,水一斗一升,故人一日再至后(《甲乙》作圊),...

http://zhongyibaodian.com/beijiqianjinyaofang549/221-19-1.html

疸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名。五疸之一。因饥饱失宜,湿热熏蒸所致黄疸症。《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疸之为病,寒热不食,食即头眩,心胸不安,久久发黄。”伴见食难用饱,小便不利,脉沉等。《圣济总录》卷六十:“失饥饱甚,则胃中满塞,谷气未化,虚热熏蒸,遂为疸...

http://qihuangzhishu.com/168/1466.htm

劳_《医学摘粹》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劳提纲〕 不能进食腹空饥,谷气频生饭后时,怠惰情深偏嗜卧,四肢烦重病弥危。沉香汤(证附) 劳不食用何方,攻补兼施治法良,杏夏姜陈同枳实,参苓术草共沉香。椒姜大麦汤(证附) 劳不食病堪嗟,汤用椒姜大麦芽,消食温中真入妙,一杯甘露效争...

http://qihuangzhishu.com/648/425.htm

道·虎韬·六韬

...武王问太公曰:“引兵深入诸侯之地,与敌相守,敌人我粮道,又越我前后,吾欲战则不可胜,欲守则不可久,为之奈何?” 太公曰:“凡深入敌人之境,必察地之形势,务求便利,依山林、险阻、水泉、林木而为之固,谨守关梁,又知城邑、丘墓地形之利,如是,...

http://wenxue360.com/guji/4996.html

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证名。食物入胃肠,很快消化之证。《灵枢·大惑论》:“胃热则消消故善饥。”为中消主证。参见中消条。...

http://qihuangzhishu.com/195/1245.htm

《黄帝内经·灵枢》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 热病第二十三 厥病第二十四 病本第二十五 杂病第二十六 周痹第二十七 口问第二十八 师传第二十九 决气第三十 肠胃第三十一 平人第三十二 海论第三十三 五乱第三十四 胀论第三十五 五癃津液别第三十六 五阅五使第三十七 逆顺肥瘦第三十八...

http://zhongyibaodian.com/huangdilingshu/index.html

《灵枢悬解》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四十 卷六 脏象 海论四十一 肠胃四十二 平人四十三 五味四十四 五味论四十五 骨度四十六 卷六 外候 本脏四十七 五阅五使四十八 五色四十九 天年五十 寿夭刚柔五十一 卷七 外候 五变五十二 论疾诊尺五十三 阴阳系日月五十四 通天...

http://zhongyibaodian.com/lingshuxuanjie/index.html

胃热杀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杀,是食易消的意思。胃的功能主腐熟水谷,胃中热则腐熟作用过盛,食下不久,即感饥饿,叫胃热杀。如虽多食而身体反得不到营养而见消瘦,这种现象,称为“消谷善饥”。参见该条。...

http://qihuangzhishu.com/109/901.htm

共找到55,31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