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漏(经崩)_经带_妇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崩漏(经崩)指不在行经期间,阴道内大量出血,或持续出血,淋沥不断的病症。 【崩漏(经崩)】 指不在行经期间,阴道内大量出血,或持续出血,淋沥不断的病症。如出血量多而来势急剧的,叫“血崩”,或叫“崩中”,出血量较少,但持续不断的,称为“漏下...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6176.html

本症治法_《疠疡机要》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之物,不可用药止之。若口舌肿痛,秽水时流,作血发热,而大便秘结,此为热毒内淫,宜用黄连解毒汤。若大便调和,用济生犀角地黄汤。若秽水虽尽,口舌不愈,或发热作渴,而不饮冷,此为虚热也,宜用七味白术散。一疠疡手足或腿臂或各指拳挛者,由阴火炽盛,...

http://qihuangzhishu.com/340/4.htm

本症治法_《疠疡机要》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之物,不可用药止之。若口舌肿痛,秽水时流,作血发热,而大便秘结,此为热毒内淫,宜用黄连解毒汤。若大便调和,用济生犀角地黄汤。若秽水虽尽,口舌不愈,或发热作渴,而不饮冷,此为虚热也,宜用七味白术散。一疠疡手足或腿臂或各指拳挛者,由阴火炽盛,...

http://zhongyibaodian.com/liyangjiyao/340-3-1.html

崩漏重证,用高效专方_《名师垂教》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反复推荐呢?于是转而试用本方治疗重证崩漏,发现凡不气滞血瘀者,均可收速效——一般服2~4剂,出血全止。但必须径用原方原剂量(原方桑叶14片,若无鲜品,则用干桑叶30g);亦无论有无热象,均加生地30g,使全方药性归于平和,可以放胆用之,绝不...

http://qihuangzhishu.com/1039/72.htm

临证不可忽视“饮药”之法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王金亮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 《良方·自序》云:“治病有五难,辨证、治疾、饮药、处方、别药。”然医者每于临证,又最宜忽视“饮药”之法,而致药之功效难收。 饮药主要包括药物的煎煮和服用方法及煎药所用水质优劣等。疾病能否治愈,决定于医者和药物...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7159.html

孕期用药指南_【中医宝典】

...近年来,人们对孕期安全用药的意识有所提高,但有关知识尚待普及。由于媒介宣传及某些误导,使不少孕妇对孕期用药顾虑重重,甚至拒绝服用一切药物。在孕期,可能会合并各种内外科疾病或产科并发症,应需用药。但不少孕妇即使有病,也不敢用药,或医生开了...

http://zhongyibaodian.com/zs/42470.html

用药法程_《本草便读》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寒无浮.热无沉.然后可定其升降浮沉.以类相从之用.凡用药当知有相反相畏相恶相使相须之别.惟相反不可合投.其余即无从顾虑.故特将相反之药.列于药品之末.然后可知药之宜忌.凡用药须知制炒之法.各有所宜.如酒炒则升提.姜炒则温散.用盐可入肾而软坚...

http://zhongyibaodian.com/bencaobiandu/734-10-0.html

王大增_六、调治崩漏,益气凉血祛瘀固冲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奇在其中。先生常在奇效四物基础上加用黄芩以益气摄血,并重用黄芩30克补气以资生血之源,配合当归补血,则阳生阴长,气旺血生。同时还加入一味熟大黄炭,达清热祛瘀止血之功。先生认为崩漏既使久病倘仍有残血瘀滞,徒用补养固涩无功,而加入熟大黄炭一味...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wangdazeng/553-4-6.html

女性崩漏食疗方-豆浆韭汁饮_中医食疗妇科食疗_【中医宝典】

...〖 来 源 〗: 经验方 〖 原 料 〗: 豆浆1碗 韭菜250克 〖 制 作 〗: 韭菜洗净,捣取汁,对入豆浆煮沸即可。 〖 用 法 〗: 空腹时1次服下。 〖 功 效 〗: 补气温经。适用于气虚型崩漏。 附:其他相关食疗方 1、淡菜...

http://zhongyibaodian.com/shiliao/b33403.html

崩漏食疗方子推荐_妇科其它妇科疾病_【中医宝典】

...妇女经血非时而下,量多势如山崩,称为血崩或崩中;出血量少,但持续而淋漓不断,有如雨后屋漏,称为漏后。崩与漏可互相转化,不易截然分开,故常合称崩漏。认为引起崩漏的主要原因为冲任不固。 崩漏的食疗可用: 蚕茧3克,研为细末后,以热酒送服。 ...

http://zhongyibaodian.com/fuke-2/b7427.html

共找到114,48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