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朱仁康临床经验集》小儿化湿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朱仁康临床经验集》:小儿化湿汤【处方】苍术6克 陈皮6克 茯苓6克 泽泻6克 炒麦芽9克 六一散6克(包)【功能主治】健脾化湿,治婴幼儿湿疹。【用法用量】上药水煎服。【摘录...
...汤瓶内碱(《纲目》)【集解】时珍曰︰此煎汤瓶内,澄结成水碱,如细砂者也。【主治】止消渴,以一两为末,粟米烧饭丸梧子大,每人参汤下二十丸。又小儿口疮,卧时以醋调末书十字两足心,验(时珍)。【附方】新二。消渴引饮︰汤瓶内碱、葛根、水萍(焙)等...
...易损伤脾胃,应尽量避免使用。要从根本上调理气机,兼顾津液,则可使小儿便秘逐渐缓解,趋向痊愈。所以笔者采用通便汤治疗。方中钩藤10克,清热除烦,通经活络;伏龙肝10克,调中燥湿,与钩藤并伍,以温脾助运,使气机调和;甘草3克,补脾益气;茯苓10...
...胎儿期保健 男女媾精,阴阳相合,一个新的生命就开始了。先天之本,一生之基,胎儿保健,对于后天体质强弱、智力高下、疾病寿天,有着深远的影响,儿童保健,应当从受孕怀胎开始。 我国古代《大戴礼记·保傅》关于“文王胎教”的记载,表明早在商周时期...
...湿。〔祛风〕真武汤 见二卷喘。〔消痞〕生姜泻心汤 见本卷饮食。〔液虚〕大半夏汤 半夏 人参 白蜜〔行水〕小半夏汤 半夏 姜〔化痰〕温胆汤 见一卷温。〔伏蛔〕理中安蛔汤 参(三钱) 术 苓 姜(各一钱半) 川椒(炒,十四粒) 乌梅(三个)不用...
...苇与芦原系一物,其生于水边干地,小者为芦,生于水深之处,大者为苇。芦因生于干地,其色暗绿近黑,故字从卢(卢即黑色),苇因生于水中,其形长大有伟然之意,故字从韦。《千金》苇茎汤∶薏苡仁、瓜瓣(即甜瓜瓣)各半升,桃仁五十枚,苇茎切二升,水二斗...
...目录 《太平圣惠方》泄热芦根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太平圣惠方》:泄热芦根散【处方】芦根30克(锉)赤茯苓7.5克 栝楼根30克 麦门冬30克(去心)知母15克 甘草15克(炙微赤,锉)【制法】上药捣筛为散。【功能主治】治胃实热,...
...《小儿药证直诀》栝蒌汤治慢惊。(学海案∶《本草纲目》引此云,治慢惊带有阳证者。白甘遂即蚤休也。)栝蒌根(二钱) 白甘遂(一钱)上用慢火炒焦黄色,研匀,每服一字,煎麝香薄荷汤调下,无时。凡药性虽冷,炒焦用之,乃温也。《妇人大全良方》栝蒌汤...
...益气、解毒之功。临床用其防治小儿疰夏,效果不错。 采鲜马齿苋,洗净切碎晒干。每年夏季取本品50~100克,用温水泡透,捞出用纱布挤去水分,加入适量佐料做菜食,每周食1~2次,疗程2~3个月。平时可间断按上法做汤、茶服用。...
...□宋丽华 夏季气温高,湿度大,小儿出汗过多,很容易生出痱子,作为妈妈应如何来防治孩子易发的痱子呢?下面介绍几种简单易行的方法,供大家选用。 食疗 将绿豆、赤小豆、黑豆各10克,薏米20克,加水600毫升,文火煎熬至300毫升,连豆带汤喝下...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